中国【黑神话】崛起

8月20日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以杭州、深圳为基地的中国游戏科学公司发了一则视频,是开发中的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演示视频。这视频对我来说相当震撼,不就是电脑游戏吗?有什么大不了?
如果你不是游戏迷,只偶尔玩玩Candy Crush之类的简易游戏,也许我应该先和你说共同语言:钱。波兰公司CD Projekt于2015年推出据小说改编的《猎魔人3:狂猎》,获奖无数,其开发预算是8千万美元,动员250人,历时3年半。四年后,卖出超过2千8万套,暂勿论最新推出时的高价,就以目前的最低售价25美元来说,总销售额至少是7亿美元。如此规模,只比好莱坞电影差一点。后来这游戏也被改编成Netflix连续剧了。
电脑游戏,一点也不儿戏。开发过程中除了需要优秀的软体开发人员,也不能缺编剧、美术人员、声音演员等等,乃庞大的工作。我只举《猎魔人》为例,欧美优秀的游戏不胜枚举。在剧烈竞争下,欧美制作的优质游戏已宠坏了游戏迷,如果画质逊色一点、画工马虎一点、故事沉闷一点、操作迟钝一点,游戏迷必嗤之以鼻。中国制作的游戏,从来没在我的雷达中出现过。
可是,在中华文化里长大的人,始终向往中华内容。我们以前玩《三国》,那是日本光荣公司开发的;近年英国公司创意联盟也把三国融入《全面战争》系列,也是一流的制作。这些内容的诠释权落在外国人手里,有时难免味道走样,就好像迪斯尼电影《木兰》,“气”都变成特异功能了。中国公司似乎一直没有能力和决心好好打造属于中华的游戏,直到我看到了《黑神话:悟空》的演示。
动作、美术、配音都是一流的,完全能媲美欧美的千万制作。视频浏览量超过6百万,引起电游媒体广泛关注。目前看来,游戏是线性进行,并非开放世界,但最终产品还没正式推出,还说不准。总之,倘若这是能够吸引我花钱的游戏,也必定能吸引外国游戏迷。游戏中出现的少量英文翻译,完全不见错误,可见游戏科学公司有放眼世界的野心。 届时,全世界都能经历西游记,看悟空72变,看到故事里的妖精、土地、山神。外国人未必有机会读中华名著,也未必感兴趣,但优秀的游戏谁能抗拒?通过游戏,他们将进一步认识和认同中华文化。
从《黑神话》看来,中国已经具备了接近《猎魔人》等级的开发能力和野心了。除了《西游记》,中华的内容还多着,比如《水浒传》就好。中国将可通过电脑游戏领域,重新掌握诠释中华内容的话语权,以日渐提升的软实力均衡西方生产的内容,丰富大家的视野。无论怎么看,都是好事吧!
2020.10.06刊于中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