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去流浪

我对一般汽车没什么遐想了,日用的四门车开过,小至Kancil、MyVi,中如Wira,大至皮卡;便宜的本地车开过,昂贵的入口车开过;慢如Smart开过,快如保时捷开过;汽油车开过,油电混合开过,电动车开过,
现代超跑倒没真正开过,但现代的跑车性能就等于上一个时代的超跑,也没什么稀奇。连方程式赛车也开过,超跑不会比赛车刺激。现在唯一能激发我的想象的车种,是旅居车。
最早知道旅居车是当我在美国求学,那里地大路宽,旅居车相对平常;我无法想象大马公路如何容得下这类车子,也许它像罗里一样,只能使用某些道路吧!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旅居车也有小型的,据交通部说大马已有1,400注册的旅居车。
车子的功能是很鲜明的,就是把你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但旅居车不只把你载到目的地,还让你就地住下来,这功能就很不一样了;我甚至不确定它到底算是车还是装了轮子的房子,没人会在意旅居车操控怎样,性能怎样、油耗怎样,最在乎的是它停下来之后的事,究竟住得多舒适。
平常开车,是想去到某处;开旅居车是想逃离这里,去哪都行,就算在路边也能小住。我幻想开着旅居车一路北上,也许越过国界;不慌不忙,累了就停在某个风景优美处,打开折椅悠悠闲闲地喝喝咖啡看看书,睡一晚再出发,多么惬意。
但我做不到,我没有旅居车;一年中难得偷闲,我总不可能为了那一两个星期的旅程,特地买一辆旅居车吧?其他三百多个日子,这庞然大物要停在哪里结蜘蛛网呢?那不是太浪费了吗?
交通部长陆兆福说2026年1月起,将与旅游部合作,容许旅居车作商用,可出租供旅客自驾旅游。这对像我这样对旅居车有幻想的人来说,实在是喜讯。我不必自己拥有旅居车,只须在需要时向商家租,就能圆我开车去“流浪”的梦。
拖着住家走,不就像蜗牛吗?我已可预见我那些开重型机车的朋友嘲笑我了,他们早实现了骑车流浪,还周游几个国家。也许在我连旅居车也用过之后,会开始对重型机车有新的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