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爱情诈骗
在各类网路、电话诈骗案当中,爱情包裹之类的诈骗是让我较难明白的。比方说”尼日利亚骗局”吧,通过电邮告诉你某王子/银行家/大官有千万财产要偷运国外,想借你的账号过账。这类骗局很好懂,一方面利用贪念,另一方面借廉价广发的电邮勾出容易受骗的人。假冒银行/法庭/税务局吓人的骗局也很好懂,便是借权威机构之名引起恐惧,叫受害人在慌乱中任骗徒摆布。
这两种骗局都在短时间内重砍受害人一刀,然后逃之夭夭,要骗钱想当然的就得快刀斩乱麻,让受害人没时间思考。但爱情诈骗却反其道而行,不止耗费长时间,更让我费解的是能重复“收割”,受害者不止懵然不觉,甚至连亲人规劝也听不进去,这不是匪夷所思吗?我身边居然真有人陷入了这样的陷阱,前后损失六位数,至今仍泯顽不灵,这叫我非常好奇,想探讨一下爱情诈骗怎么操作。
诈骗也像营销,第一步是寻找“潜在客户”。尼日利亚骗局的电邮内容是十分无稽的,你肯定会想:谁会相信啊?正因它极不可信,如果居然有人回复,这些人就是足够无知的潜在客户了。爱情诈骗也用类似的原理,那些当飞机师的帅哥或开服装店的美女显然都是假帐号,若有人连这样的搭讪也愿意应酬,骗徒就逮到了心灵上有弱点的诈骗对象。骗徒并不用强烈的恐惧驱使对象行动,而是放长线。我遇过的骗徒都从闲聊开始,这是对潜在对象的第二轮筛选,越能久聊的,防线越宽松。
这里还有两个问题,其一,单凭文字网聊真能发生“爱情”吗?其二,为什么钱被骗去以后受害者不会立刻醒觉?网聊诈骗不像纪录片Tinder Swindler里的大骗子,能带诈骗对象乘搭私人飞机,出入高级餐厅,制造极富的假象,文字网聊怎可能相比呢?
我第一次“网恋”时还在美国求学,网际网络刚刚萌芽,网聊用纯文字的IRC。在聊天室内结识了远在纽约的女生,天天网聊,始终没见面,连照片也没有,但每天心里总期待着聊天,仿佛相知,心里怪温暖的。回想起来,如果真见面了,感觉定会不同,为什么呢?
正因为没见过面,彼此心里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想象。像读一部小说,读者总会不由自主地给平面的文字在心里建构立体的世界,你想象中的小龙女自是最完美无缺的,现实中无人可比。这文字的力量能超越Tinder Swindler的层次,我毫不怀,我有个长辈就这样网聊到结婚,远嫁他国。
何况骗徒使用的话术都经过千锤百炼,是多次实验和改进的成果。因为无需负责,天良丧尽,故此大可天花乱坠,言过其实。试问现实中有几人说得出那些电影对白般的情话?又有几人听过呢?骗徒能提供戏剧性的享受,让诈骗对象多巴胺上瘾,欲罢不能。建立了关系后,骗徒要讨钱就很可能得逞了。
那么,为什么受害人在破财后也不会醒觉呢?因为在受害人眼中钱不是被骗去的,而是他自愿奉献的;骗徒对他来说不是骗徒,而是情人,所以劝阻反而让他更叛逆。受害人如果停止付钱有两重伤害,一是害怕破坏掉自己投资许多时间创建的虚幻世界,陷入沉没成本谬误;二是中止关系等同承认受骗,必须面对自己的愚昧,一方面重创自尊心,另一方面还要对亲友交代,压力太大了,不如放任自己沉溺在幻象中,怪责亲友不了解就好。骗徒捉着这样的心理弱点,便可一再挖钱。
我本想怪罪警方办案不力才让老千横行,但这是很片面的说法。要警方插手,首先受害人要报案,这才是正常程序。如果受害人自己不觉受害,或碍于面子和自尊不愿公开,警方也无可奈何。况且,骗徒必然使用假身份,且十之八九不在国内,要跨国追缉实在难上加难。就算逮到骗徒,整个交易过程你情我愿,要以什么罪名提控呢?
若受害人已泥足深陷,除了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劝导,好像也没有其他办法了。这过程中只能尽量避免冲突,免使受害人更疏离。也许更重要的是检讨为什么会陷入骗局,究竟受害人在生活上缺了什么,以至造成了让骗徒乘虚而入的心灵缺口。是因为亲人忽略吗?是因为无所寄托吗?若能弥补,让受害人不再需要虚妄的幻象,就能渐渐清醒过来。
我们太容易把爱情骗局中的受害人标签为愚昧,然后弃之不顾,如此受害人必落得人财两空的悲凉结局。受骗也不过是人生千百种挫折中的其中一关,难道这样就不值得爱护了吗?无论过程中有多少冲突和折磨,至少要让受害人知道,身边亲友才是最真实的,在幻想破灭以后,现实中仍有实实在在的人,始终支持和陪伴。错的不是受害人,是那些杀千刀的骗徒。
2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