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谈报复性消费

乱谈报复性消费

这个词是谁想出来的?究竟有没有这回事?

首先,这不是很好的中文。XX性这类形容词,多是从英文变化过来。比如“此书可读性很高”,这种刻意假装有学问的句子非常累赘,真正的中文纯净得多:“此书好看”。又比如“我欣赏他的独特性”,“我欣赏他的独特”也就可以了。关于怎样写好华文,请参阅大将出版的《怎样写好华文》


怎样写好华文

“报复性消费”更奇怪一些,每次读到,我就会不自禁地想象一个性变态的嫖客在报复着什么。好啦我承认我龌龊,但你就不能只说“报复消费”吗?多干净。

这词说的是什么呢?行动管制期间,大家困在家里久了,心里憋着闷气,也许一旦行管放宽,大家会乱花钱。既然读者多习惯了原有名词,都那么喜欢“性”,姑且暂时迎合各位,继续用“报复性消费”。

这是会员专区,加入才可读全文。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文章,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

喜欢这篇文章吗?
请我喝杯咖啡,买一本《杂乱有章》
(版税其实不够买咖啡)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