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规则不儿戏

游戏规则不儿戏

“文人醤多牢骚,不如你去从政啦!着手做些实事改变现状!”我不是没动过这念头,也许在体制内能改变些什么,但请先听听这故事。

1971 年,军方资助史坦佛大学的金巴多教授研究狱卒和囚犯间的冲突。金巴多筛选了24人,多是中产階级,都没有犯罪记录,一半扮演狱卒,一半扮囚犯,用大学地下室充当监狱。

这试验原打算为期两周,金巴多定下模拟监狱的规矩。狱卒有制服警棍,戴墨镜免和囚犯有眼神接触。囚犯有编号,不能再呼其名,自由受限,身份也没了。试验的第二天囚犯就开始搞对抗,狱卒竟用灭火器攻击他们。此后,狱卒施用各种手段折磨、惩罚囚犯,像睡地板、隔离、赤裸、不许清理牢中粪便等等。到第六天,金巴多的女友到访时发现情况糟透,要求他立刻中止试验。观察过这试验的前后逾50人,只有她道出其中道德问题。


金巴多猛然觉醒,当他告知大家试验结束时,竟发现狱卒满脸失望。他的结论说扮演狱卒和囚犯的人都已“内化”了其角色–真的觉得自己就是狱卒和囚犯。人的行为不全因个性,环境有巨大影响。那监狱明明就是虚构的,狱卒和囚犯明明就是演员,清清白白的上班族在特设的环境和游戏规则底下,完全埋设了本来身份和个性。

如果虚构的监狱有此影响力,你想真实的政坛能如何把理想摧毁殆尽。莫说政坛,就算小如一般非营利社团,我在加入后也发现自己做事方法会随其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变化,其他成员亦然。何不你也想一想,你公司的规条,如何影响你的行为?你参与某些团体如教会等等,你在其中的行为和处事方法和平常有什么不同?大至国家的游戏规则,偏颇的制度又如何影响大家的态度和选择?

我相信环境的力量,真不敢高估自己的定力。 跳进粪池,不可能乾乾净净地出来的,恐怕从此就会变成吃屎的粪虫,差别只在当大虫还是小虫罢了。

2015.11.23 刊于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

喜欢这篇文章吗?
请我喝杯咖啡,买一本《杂乱有章》
(版税其实不够买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