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话

整理旧作,偶见此诗。恰逢如今再创业,仿佛从远方传来父亲的叮咛。
过独木桥的方法
探路以脚,莫看
深险的鸿沟
狭窄的木桥
凝眸对岸
第一步后
不许回头
长征的方法
有人飞毛腿
有人保时捷
到不到达我不清楚
储备干粮
一步
一步
工作的方法
屋漏时体悟
全神的水桶
乍觉,酸楚或甘露
已半满
仍半空
4/1/1996
整理旧作,偶见此诗。恰逢如今再创业,仿佛从远方传来父亲的叮咛。
过独木桥的方法
探路以脚,莫看
深险的鸿沟
狭窄的木桥
凝眸对岸
第一步后
不许回头
长征的方法
有人飞毛腿
有人保时捷
到不到达我不清楚
储备干粮
一步
一步
工作的方法
屋漏时体悟
全神的水桶
乍觉,酸楚或甘露
已半满
仍半空
4/1/1996
2004年,马来西亚一代报王周宝振的长子周若鹏,向父亲询问有关创业守业之种种。周宝振认为:“与其用说的,倒不如用写的比较完整。”
于是,他兴致勃勃的从他自己的童年写起,每两三日就发一封电邮给两个儿子。写着写着,《通报》的事迹写完了,他意犹未尽又写《生活报》、《中国报》和生活出版社的故事。
这些文字记载了父子平日言谈间少提的事与情——关于工作,关于生活,关于亲人。此书的出版,为马来西亚报业历史补充了第一手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