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如过鬼门关
Mirror演唱会意外在视频上看尚且触目惊心,现场观众比更饱受惊吓。惊吓以后的愤怒是有理的,这些情绪需要出口,很自然的就想揪出负责单位。
很久以前林子祥办过一场演唱会,我不在现场,只看到一段录影,他说我不太会讲话,唱歌就好,一口气唱了多首歌。就算在那个年代,纯演唱表演也是异数,若观众只求听觉享受,那么留在家里听音响就好,高价买票入场当然要更嗨的视觉盛宴。如今演唱会“演”重于“唱”,这里升降台那边旋转门,加个火圈就堪比马戏团了。
舞者多,工作人员多,设备多,道具多,花样多,变数也就几何级数地增加。走错一个位置就可能踩空,一根电线耗损就可能起火——此次肇事关键只是一条维系屏幕的钢索。按理说应该负责的单位是很清楚了,但承包商并未主动道歉承担 ,难怪网民群起而攻。
认错实在太难了。几年前在我国的988台庆活动也发生过意外,排练时舞台崩坏,好几个艺人跌伤。舞台是谁提供的呢?谁负责检查呢?但同样的没人主动承担,电台也没敢追究场地,大家侧侧膊就算。那次意外后几个元老级DJ相继离职,你猜和主办方没担当有关吗?
道歉这么难主要是因为有人受伤,如果某方主动承认疏忽,接下来搞不好必须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届时或被逼赔偿,万一保险赔额不足,财务损失难以预计。所以,相关单位宁可忍受千夫所指也不愿贸然认错,要嘛一直等到调查结果出来赖不掉了,或等到事件不了了之。虽可鄙,但不难理解。
往后要怎么避免意外呢?舞台是在短时间内搭建起来一次性使用的,出错几率很高。确保设备安全本是承包商的责任,但自己检查自己的工作往往有盲点。比如那条钢索吧,也许向来都这么用的,从没出事,又怎会想到会发生金属疲劳呢?表演主办单位除了主承包商外,应另雇第三方负责全面检查。比较容易发现疏漏,减少意外。然而这难免会增加成本,主办方愿意吗?如果不愿,那么政府或须介入了。
除伤者和家属外,还有一组人承受很大的心灵创伤,那就是表演和制作团队,多月筹备和排练刹那间付诸流水。舞台意外频生,那是这个行业做事的方法出了毛病,希望业内人士正视,悲剧不要再发生了。
2022.07刊于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