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连言论自由也不神圣了

“我反对你说的每句话,但誓死捍卫你说这些话的权力。”这是英国作家伊夫林·比阿特丽斯·霍尔总结伏尔泰立场的名言。
最近美国资深深夜秀主持Jimmy Kimmel发表了对Charlie Kirk事件的看法,ABC电视台就把他的节目腰斩了,Kirk是特朗普的盟友;不久前Stephen Colbert讽刺自己的东家CBS耗千万和特朗普庭外和解,犹如行贿,,于是也不获续约。
但这些深夜秀主持每晚都肆无忌惮地说笑的呀!向来没事;HBO的主持John Oliver还不时被他批评的对象提告,电视台都帮他挺着。为什么ABC和CBS没有捍卫自家台柱级主持的言论自由呢?
因为这次施压的是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主席卡尔,卡尔怎会在意谐星讲什么笑话?因为他的主子在意。卡尔是总统安插在FCC的亲信,特朗普向来都是深夜秀的笑柄,他已多次表明不爽。但在最崇尚言论自由的美国,就算总统也不能拿他们怎样,为什么电视台要妥协?
传统媒体为了抗衡串流服务的竞争,都在寻求合并的机会,而这些动辄亿万的合并都需要FCC批准,FCC就掌控了它们的命运。在生意面前,没谁”誓死“捍卫几个谐星的言论自由,想都不想就弃车保帅了,这个”帅“就是金钱利益。美国宪法保障人民不会因为发表个人想法而被权贵对付,但权贵还是有其他手段掐着企业的喉咙。
言论自由是民主基石,人人都有发声的权力,这样的自由是有功能的:就算九成的人意见和放屁差不多,也绝不该制止他们放屁,因为这样另一成的人才能放心提出有用的见解,促使社会进步。能发声是一回事,能不能“被听见”又是另一回事,言论要有发布的管道,这角色向来由媒体扮演。
美国宪法草拟后两百年,社交媒体出现,人人都能发声了,然而很讽刺的是许多人也因而丧失了聆听的耐性。社媒没有传统媒体的使命感,只求黏住用户推送广告,最有效的办法是只让用户看那些本来就认同的东西,形成“回音室”。
久而久之,每种理念都形成自己的部落,部落之间没有交流,大家渐渐失去换位思考的能力,极端份子就是这样养成的,甚至会对异见者使用致命暴力。“誓死”捍卫对方的言论自由?那是太浪漫的幻想。如果连言论自由的神圣也忘了,连笑话也容不下了,美国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