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读弟子规

死读弟子规

读到温任平老师在【弟子规:奴性教育的滥觞】一文中批评本国华社盲目推崇《弟子规》,引发线上线下的笔战。其实关于《弟子规》的讨论,早在六月已经有了。我心里暗自兴奋,却不是因为我反对《弟子规》,而是质疑盲目崇拜中华经典的态度。我学识不比温老师,看法恐站不住脚。前辈先开腔,我便有空间接接话。

我自然认同四书五经都是中华的基石。以《论语》为例,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那是两千多年前的事,当年没有智慧手机、没有男女平权、没有六色彩虹旗,和现代环境大相径庭。我一直存疑,古代的做法在今天如何立足?比如“食不语,寝不言”,现代人忙,平常能和家人朋友相处的时候就是吃饭聊天,用餐不说话就真没什么机会了(何况大家还忙着滑手机)。又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亦在现代有所争议(虽然这个我很赞同)。但我们能不能因为一些不合时宜的做法,就推翻经典呢?当然不能,那叫读死书。

死读弟子规

经典的价值在其精神,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理万年不变。无论是读经典还是其他著作,都必须活学活用,因时制宜。《弟子规》说“亲有疾,药先尝”,现代人读来当然不是为父母自己先吃两颗抗生素。当年的药都是煮的,先尝尝水温,免烫伤父母。我们要教导孩子的是为亲人着想,不是学神农尝百草。“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余步”,是恭敬、关心的表现,在乱糟糟的马来西亚,我至少要看到长辈朋友安全入屋才放心。如果都单凭字面来解读,很容易读书死。傅承得老师在他的《弟子规:成功人生的起点》一书中,就灵活地把古文套用于现代,不妨参考。

《弟子规》本身若有问题,问题在它老,但毛病更大的是死读书之人,食古不化的欲借古文僵化孩子。在这资讯暴涨的年代,要“奴化”任何人都不容易咯!小朋友已经开始上网,学得比大人快,随时会和大人辩论,却未必真能判别对错优劣。“但力行 不學文 任己見 昧理真”,正确地教导《弟子规》为孩子的行为奠下基础,未尝不是好事。那个“己见”还是很重要,莫“任”之便好。尽信书,不如无书啊。

2017.08刊于中国报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