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小丑

文学的小丑

三天的花踪后浪生活营结束,在营员的心房仍涟漪不断。我是讲师,所遭受的冲击大概没谁觉察。不,不是因为学员有多热诚。不,不是因为作品有多精湛。而是我的自卑在其他作家的光芒底下,无所遁形。

不,别人看不出来,是我自己知道。我用抑扬的语调、生动的表情、过动的肢体轻易就掩饰了我的忐忑。我对黎紫书说,就算给我纸屑,我也能把它说成飞雪,口若悬河半句钟,完全不是问题。问题是,我的内容真相就只有纸屑。虽写作多年,但毕竟不是专注在写,更妄论力求精进。我对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

但黎紫书不相信。我向她请教,我想写小说,能不能把习作请她指点。她说不,因为你不是真诚求教的。怎么不是,我问。她说,你是诗人,应该本就有能力判断优劣。我说,也许吧,但自己会有盲点。她说,谁没有盲点?我本想说我的盲点特别多,后来学生来拍照打断了谈话。

我的盲点特别多,总觉得自己读书太少,底蕴不足。二十来岁时和若涛去台北,夜间和当地诗人聚会,玩起“猜诗集”的游戏。怎么玩呢?一位诗人把一句诗写在纸条,其他诗人随机抽取,然后说出诗句出于哪位诗人的哪一本诗集。若涛和大伙成绩不相上下,只差没把哪一页说出来。我说,我帮大家倒茶就好。有时认真起来深论,什么达达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我说,我帮大家倒茶就好。十来年过去,我还是只能倒茶。


曾翎龙在方路桌上看到一本日文诗集,好奇问他:你懂日文吗?方路说不懂,但观其页面排列找感觉。听以自己的作品当范例谈诗,可见他多年来不断创新。曾翎龙公开批评某些前辈诗人的作品每况愈下,没有饱满的学识和信心,断不敢如此说。座谈会间主持问才华与努力孰重?几位诗人强调努力,轮到黎紫书说话:“我当然有才华啊!但才华不能支撑你走很远的路,努力是必要的。”

“我当然有才华啊!”黎紫书说得理所当然,不亢不卑。如果这句话换我来说,有两个方法:一是嬉皮笑脸,明显心虚的开玩笑;二是夸张的扬眉挥手,展现信心。但两者都是为了掩饰某种深埋的自卑,大家看过我总是信心满满的样子,大概很难把我和“自卑”联想在一起。但在几位大师身边,我渺小成一颗沙子。就算是得奖的新秀郑羽伦,抑或暂时没得奖的黄子扬,他们的作品也未必是我能写得出来的。

每回演讲,我总要求观众不要叫我老师,不是谦虚,是心虚。尽我所知,和大家分享就好了,请不要叫我老师,这是压力。文学营以后我到学校演讲,问老师为什么不请黎紫书、梁靖芬这些具实力的作家,她说通常会找比较亲和的,厉害的作家感觉高不可攀。我是文学界的小丑,在舞台上派气球。

但我认知的小丑和你认知的也许不同。你以为小丑是对人欢笑、背人垂泪,那是以讹传讹的刻板印象。我是师,和小丑这行业相当靠近,很敬佩称职的小丑。小丑有其专业知识,并非画个花脸、耍耍嘴皮而已。文学的小丑也许能娱乐大众,把大众拉近文学。黎紫书说,也需要表演型的人,让社会注意文学。我所说的自卑,也绝对不是自怜,自怜者什么都不想做,我的自卑,只是让我看清自己的位置,驱使我继续攀爬文字的高塔。

人生走了一半,无论如何是追不上黎紫书等的境界了。且让我当文学的小丑吧,略尽绵力推广大师的作品。当小丑这回事,没人比得上我。至少这件事,我可以自信满满的说实了。

2015.03.27刊于星洲日报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