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先父有一本书,《面对孤独》,苍白的封面上粗糙的线条画着一个人。
为什么爸爸会读这样的书?他事业有成,战友无时无刻都在身边,一呼百应,大家也对他评价甚高。
而且,他有我妈、我弟,还有我,再美满不过,怎会孤独呢?
我并没读那本书。当时我年轻,正忙着为事业征战,不知何谓孤独,一直以为孤独与否视乎有没有人陪伴。
就算偶感落寞也不愿正视,以为这种情绪是示弱的表现。我是强者,强者不会自怨自艾。
然年纪渐长,生命中有过太多太多难以左右的变卦,比如某些关系决裂,比如事业变迁,比如生死。
在那些关头,会发现有些深沉的无助,是无人能分担的,甚至连陪伴的人也成为负担,被关心也要花力气,去解释、去安慰对方说——我还好。
也许因为这样,爸爸不知在哪里遇到那本书时,想知道是否有人领悟了缓解孤独的办法。我如今也想读一读爸爸的书,然已遗失,唯有独自摸索。
我目前的结论是,仅能默默接受这是人生必然的状态,一个人来,一个人走。
接受了,就好过些了,不会再那么在意自己的孤独,而把注意力都放在下次孤独来袭之前的那些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