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我识条铁?

Maurizio Cattelan Banana

一条香蕉,一条胶带,胶带把蕉粘在墙上,如此而已,就叫做品?

据说是的,这名为Comedian(“谐星”)的作品由意大利艺术家卡特兰创作;2019年,收藏家以12万美元买下。这个作品再次受关注,是因为最近在韩国展出时,一名韩国学生把香蕉摘下,吃掉;这还不止,他把蕉皮重新粘回去。他的理由是:我饿了。

这么说,那学生吃了一条整50万令吉的香蕉吗?那艺术品被破坏了吗?艺术馆馆长说别担心,根据作品“证书”所定义这香蕉是可替换的,相信胶带也可以。换一条蕉就行了,学生也不必赔偿。那么,这算哪门子的艺术品呢?不是荒谬之极吗?

于是我好奇研究了一下,卡特兰的作品向来偏好调侃,比如说过去曾创作过一个纯金马桶。有人这么诠释“谐星”,说香蕉代表国际贸易,也有人说香蕉象征幽默。还有一种说法,卡特兰要以此荒诞的作品取笑艺术界的迷失与疯狂,连一条蕉也叫 大家趋之若鹜。


创作者是不必为自己的作品多加解释动机和含义的,都交予观赏者自行诠释。虽说我不太懂艺术,但这点我明白,因为我写新,作品完成以后诠释权就移交给读者了。艺术作品并非要提供答案,而是激发思维和感受。

当初“谐星”刚展出时,网民尽相调侃,名人也蹭热度开它的玩笑,“谐星”迅速成为最受瞩目的艺术作品。我原本质疑这算不算艺术品,读过了事件发酵的脉络后,必须承认它是,而且十分聪明。

可不是吗?卡特兰以那么简单的设计,就引发普罗大众好奇,这些本不关注艺术的人们纷纷为此探讨何谓艺术。无论大家是认同抑或揶揄,都参与了思考和讨论。那位花大钱买了一条蕉的收藏家,他买的不只是一条蕉而已,而是当时最广为人知的艺术创作。

如此推断,那位把香蕉吃掉的韩国学生很可能也并非鲁莽,不擅自吃别人的食物是基本礼仪,他怎会不知破坏展出的艺术品是不对的呢?我猜想他必也做了功课,知道吃掉那香蕉其实无损作品。他这个举动再度牵动民众对艺术品的省思,比如说,在饥饿面前,艺术还有存在价值吗?那学生展现的是行为艺术了。

我还是没有很懂艺术,艺术我识条铁?不过,至少我明白了一点:艺术既然可以是条蕉,当然也可以是条铁。

2023.05刊于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