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复活,活了再死
我等《梵谷复活》展结束了才说,免得为它宣传。那天我到展场外,在百步之遥处已见满满是人,马来西亚喜欢艺术的人好像不少嘛?我对美术的认识是很肤浅的,想观展是因为好奇主办单位会用什么手法重现梵谷,究竟什么是“沉浸式体验”?
是这样的,比如把《在亚尔的卧室》打造成实体,访客可坐到“画中”的椅子上;比如用灯泡重现《星夜》;比如用镜子和假花在狭小的空间制造《向日葵》花海的幻象;少不了用投影机,在周围的大小屏幕上投射加工过的、动态的梵谷画作,以及他说过的名句等等。
说到沉浸式体验当然也不该少了互动,观展者可依大屏幕的演示学画,仿佛那一刻就变成梵谷了。离展前还有滤镜相机,把你的照片变成梵谷风格的作品。纪念品摆卖自是必须,到此一游岂能空手而归?这“丰富”的体验却让我觉得十分空洞,画,那梵谷毕生的心血,其实并非展览的主角。
现在哪还有人能静下来好好看一幅静态的画呀?大家需要它动起来,眼睛追看那生动的光影。我们已不能看着《星夜》而想象星夜了,需要更大的屏幕直接给我们灌输星空的影像。画太无聊了,把它打造成实景吧!这样才能拍照分享社媒,让朋友圈知道自己多有文化。
我不懂美术,但深信作画的原意和文学一样,是让作品本身和读者、观画人对话,从静态的文字或图像中,发挥想象,触动情感,和处于另一时空的创作者产生共鸣。艺术创作者凭作品得到永生,然而这样的展览让画家再死一次。
某个漫长的夜里,梵谷绘出他眼中的夜空,一笔一笔的,不知耗时多久;但现代人没耐性欣赏他的杰作,匆忙地从一个展区赶往下一个展区,像等不及听完一首歌就跳下一首。没几个人是为艺术而来的,我们只需要打卡,拒绝深入感受任何东西,尤其是梵谷经历的苦楚。他的灵魂孤独地挂在墙上,本以为有千百人要来认识他,岂知每个人只当作走一趟游乐园,为自己高兴而已。
无论如何,不管参观者如何匆匆,至少会因此多知道梵谷一点吧?比如说我本不知道原来《星夜》就是他在精神病院时窗外的夜景。正经八百的艺术展吸引不了普罗大众,只有这样的商业展览能。也许一万个过客当中会有一人受启发,然后去创造些什么吧?
我不知道呢!我也忙拍照打卡,花了几十块钱门票,总得留些照片值回票价,不然拿什么给这篇文章配图,不配图怎么吸引你读这篇文章?我早说了,我也不懂艺术,说到底我也只是个肤浅的现代人。
2023.03刊于中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