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科技推倒的矽谷银行及其他
![Silicon valley bank[1]](https://zhouruopeng.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silicon-valley-bank1.jpg)
40年了的矽谷银行在本月突然倒闭。这风波会吸引我关注是因为发生在矽谷,我的本业是软体开发,那里可是科技业的圣地,一家服务科技公司的银行怎么就在圣地撑不下去了呢?我对金融认识很浅,比较喜欢思考人性。
到去年为止这家银行拥有2090亿美元资产,存款1754亿美元,乍听之下固若磐石。在前两年科技业蓬勃时它吸引了大量存款,钱多到来不及借出去,怎办呢?它把钱投入美国国债赚利息。后来美联储几次升息,矽谷银行买早了的债卷因收益率偏低而降值,因而出现未兑现亏损。
就像我买了这瓶名酒,酒商跟我说收五年后会增值10%;谁知道酒商隔年就推出更好的酒,甚至会增值到30%,我拿着那瓶旧酒就只能浇愁了,若等钱用就只好亏本卖掉。
矽谷银行亏本脱售了210亿美元的债卷,惊动了部分投资者。债卷只要持有到期是不至于亏损的,银行这么做难道不是因为财务枯竭吗?投资者急忙把钱提出来。和喝酒一样,会呼朋唤友,遇到坏事更要及早通知知交。“一传十,十传百”这说法过时了,现在大家都使用通讯app,可一传百,百传万。而且全世界人对这等坏事的反应都一样:宁可信其有。
也许矽谷银行脱售债卷和股票后本可顺利营运,但发生了挤兑就神仙难救,以前提款要到银行排队 ,现在都用线上转账,两天内存款迅速地海量流失,关门大吉。40年历史的银行,两天收皮,凶器和安哥安娣用来疯传疫苗有毒的那个工具一样。
美国兴起了一个新的词:“取消文化”,大意是群起杯葛犯错的名人或公司,让他们消失。这样的群体行为在以前很难发生,除非是攸关家国、生死存亡的大事,值得媒体追踪,值得民间组织起义。但现在可不同了,连JK Rowling说错话、Will Smith打人都能变成了万众瞩目的“大事”,社媒和聊天群组加剧暴民心态,大家可以一夜封杀一个亿万巨星,无论他们之前付出多少努力、交出过多少好作品。
取消文化和一家银行倒闭,事件在本质上固然不一样,相同之处是突发的群情汹涌往往始料不及,而且都来不及补救。假设有人不喜欢某家公司,或想毁掉一个人,发个危言耸听的假消息进安哥安娣的群组,说不准三天后就能叫它不垮台也“周身蚁”。谣言止于智者?智者不转发,还有千万人急着转发。这真是个疯狂的年代。
2023.03刊于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