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学学马哈迪?

Mahathir

加入土著权威党,土权党原有的标志性脸孔就是那十分右倾的依布拉欣阿里。记者招待会上马哈迪说要为自己的族群鞠躬尽瘁,若要指责他种族主义也无妨。这位在约莫四年前叫华社许多人捧为偶像的领袖,大概无法让人失望更多。

他总是不爽就出走。退出巫统,重入巫统又退出;创立土团党,成为首相,然后在无预警之下辞职;离开土团创斗士党,又因斗士退出祖盟而退党。你以为在大选失掉按柜金他就会失意吗?从此休息了吗?没有,近百岁高龄了他还在战。

我不知道他究竟想成就什么,因为很难相信政治人物言辞的表面意思。他说为马来人奋斗,因为巫裔失去了政治和经济上的主导地位。这显然是不实的,巫裔占我国人民绝大多数,当政的是巫裔,分配到最多经济资源的也是巫裔。马哈迪的说法只是为自己找到目前的定位,他认为最有市场、最有利的定位,真正的意图还是模糊的。


且撇开他的作为不谈,我还真由衷佩服老人家的干劲。这个年龄可“含饴弄曾孙”了,他却仍怀抱一团火 ,像圣斗士一样屡战不倒。输到最难看的时候记者问他作何感想,他面对镜头潇洒以对,且不减幽默,毫无败相。

马哈迪创党退党,毫不拘泥,哪个平台能利用就去哪里。他不必忠于任何团体,只忠于自己的目标,所有人和事都是为这而铺陈的。心志如此清晰之人,实不多见。我期许自己在人生的奋斗路上,能有他一半的魄力和毅力,大概就能像火车头一样轰隆隆的一往无前。但是,这火车的轨道通向哪里呢?拉着什么车厢、要带乘客到哪里?

人以群分是自然发生的,天性如此;但政治领袖以种族政治刻意分化人民是另一回事,那是在削弱国家。马哈迪的思维果真还停在半世纪前吗?我们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倾全国之力也未必比得过,还要内斗内耗吗?我不明白他究竟想干嘛,如果他执意扶起的族群将掌控的是一艘沉船,有什么意义呢?抑或这火车头根本没终站,只是要一路撞倒所有看不顺眼的人罢了?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此文出自《道德经》。我要学习马哈迪的拼劲,但也要记得适时功成身退。马哈迪在历史上的那个句点,他究竟想要怎么画下,我真的很好奇。

2023.03刊于南洋商报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