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菜单能爱多久?

内贸部长沙拉胡丁阿育推介“爱心菜单”(Menu Rahmah),每餐五零吉,惠益贫者,据说将有逾万家餐饮业者主动响应,而政府一分钱都没花呢!有那么多餐厅加入,还会推出app帮助公众找到爱心菜单。这项爱心运动实在太实际了,政府值得表扬,但这爱心恐怕不会传得那么广,也持续不了多久。
有句俗话: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生意没人做。如今百物涨价,有受访的主妇反映说爱心菜单比自己煮还便宜,我查了查超市的鸡肉价钱,发现我的一餐仅鸡肉就超过五令吉了。就算在巴刹能买到更低价的食材,加上蔬菜、米饭和饮料的成本后,爱心餐单的利润空间微乎其微。这是赔本的生意无疑,那么为什么好几个餐饮业协会都愿意和政府签署备忘录,推广赔本的餐单呢?
首先,我承认的确会有一些商家本着善心要回馈社会,这些商家也将会是最早吃不消的,在热潮过去后静悄悄地停止供应爱心餐单,因为靠餐饮赚钱的餐饮业不可能长期赔本。所签署的备忘录并无法律约束,餐饮协会也不能强制会员削价;政府没提供任何津贴,没谁亏欠政府些什么。第一回合的公关大家交足功课后,难免就会一个接一个地掉队。但是,还有两类商家能持续较久。
第一类是内设餐饮区的超市。超市本就有用 “损失领导物”(Loss Leader)招来顾客的做法,即是选择某些日用品不惜成本以超低价吸引人潮,再靠销售其他商品创造盈利。就算有低价好康也得让顾客知道才行,所以还要付出广告成本。
爱心菜单是不是这样的损失领导者呢?而且不必花钱打广告,政府帮忙免费宣传了,部长如同代言人,整个社会还要感激超市热心公益,正面形象爆灯。而且超市进货量比任何餐厅都更多,成本比谁都低,爱心菜单也许能做到损益平衡。这等如意算盘,不是政府高官能想出来的。
第二类能持续参与爱心菜单的就是开发app的单位,目前不知是谁,只要还有爱心菜单存于市场,无论数量多寡,app就需要维护,这就不是五令吉的事情了,钱从哪来呢?其实若用意只为标示餐馆地点,用谷歌客制化地图就可以了,免费,请某位热心的公务员每天牺牲半小时下午茶时间便足以维护。这个app会不会变成另一个MySejahtera?
爱心菜单并不治本,头痛医头非长远之计,比如说我国政府常以照顾民生为由控制物价,但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阿布瓦.尚希博士指出,大马物价高涨可能正是物价管制造成。根据他们调查,受物价管制影响的企业有一半会减产四分一,导致市场供应减少,价钱反而攀升。
爱心菜单这场秀演一下无所谓,那些在背后发生的事外人只能臆测,无论动机如何都不太要紧,因为便宜的一餐的确帮助了许多人,而且这热度持续扩散,连餐饮业以外的行业如医药界也有意响应降价。但长远来说,提升国民收入才是治本的正确方针。
2023.02刊于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