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华语有我们的标准

A cup of kopitiam hot coffee - Malaysia

在戴祖亿的底下常有人留言批评他华语不标准,而且参杂英语,仿佛要凸显自己懂外语似的。祖亿是我国数一数二的华人汽车Youtuber,而留言批评者多是“祖国”人。但最近连槟城也有人这么批评,就真叫我摸不着头脑。祖亿会对访客解释大马华人的语言习惯,最近还发了两则影片讨论,看来此事始终对他有些困扰。

洪晟是大马人,在求学,同时也是个脱口秀演员。刚起步时,他表演不时会遇到观众反应冷淡的窘况,是笑话不够好笑吗?这很难判断了,因为他后来发现许多台湾观众根本听不懂他的口音,笑话好不好笑也不知道,他花了好些功夫才调适过来。那么,究竟马来西亚华语有没有问题?

我们从小学开始学汉语拼音,华语无疑是有一套基本标准的。但是,老师的发音不完美,父母的发音也不完美,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训练出字正腔圆的学生。华语正音运动推展了几十年,除了一小部分语言精英外,大家还是老样子。我思索的问题是这样的:为什么大多数人在讲的华语不算标准,而少数人的反而叫做标准呢?


因为这些马来西亚的少数人,若放在大中华圈来说就变成多数,所谓的发音标准是根据中国、台湾来定的。但我们生活在马来西亚,无论是我们和朋友交谈,或是Youtuber对大马人说话,都没必要学“外国人”的腔调。英美澳人都说英语,但口音各有不同;爱尔兰人也说英语,但若你没听习惯,你以为他在讲福建话(好啦我夸张);在美国,黑人英语是一套,南方口音是一套,平常谁也没要纠正谁,除了奥巴马有一回鼓励非裔美国人注意文法,文法倒是有标准的。

在外国有一种行业叫口音教练,我原以为主要服务演员,比如说当美国演员要饰演爱尔兰人时,后来在Youtube上搜一搜,发现感兴趣的追随者还真不少。你安卓手机里的谷歌语音助理不止能听懂“纯正”的美式和英式英语,大约在六年前已能听懂印度和新加坡腔英语。这意味着什么呢?在英语世界中大家早接受了各地英语大不同,没谁是绝对的标准。就算在中国,也不见得大家说的普通话口音都一样。

洪晟在台湾,他在那个环境底下华语算不标准,必须调整才能生存,那没问题。而我们生活在这里,除非所生产的内容有意要服务大中华圈市场,不然大可继续使用最亲切的马来西亚华语,参杂马来语和英语也无妨。那些外人不明就里来为难我们就算了,自己人何必把外国人的那一套强加于自己人?

2022.11刊于南洋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我的脱口秀笔记

【中年维基】作为我人生的第一场个人秀,而且sold out,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把创作技巧和表演历程都用文字记录,但不公开。

我曾是魔术师,对我来说脱口秀技艺就像魔术师的秘技,揭穿了就失去惊喜。

这些知识对外行人无用,只对有志于此者有益。这些笔记,只给真正有兴趣的脱口秀表演者读。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