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司机是世界第一等

在日本开车,在欧洲开车,在澳洲开车,大多数人循规蹈矩,不超速、不挡路、不逆向、不霸凌,没有半点惊喜,我这才觉得大马司机多优秀,我们有超人技术、超凡创意,还有超级礼貌,堪称楷模。
在外国开车,司机要转弯或换道之前会先打讯号,这么做多无聊呀!每天开车上下班太沉闷了,我们有些热心的司机要为大家制造多些公路惊喜,总是先“吃”进你的车道,之后才开讯号,一闪一闪的像摩斯密码跟你说surprise!
久而久之我们都练就超能力,不必看讯号灯就能感应对方是否要换道。司机之间的沟通也很重要,为了对这种热心司机表达感谢,我们会加速超车,超越时向对方用手语示意,通常一根手指就尽在不言中。顺便一提,路人和司机沟通也用手语,不管来的是房车是罗里,总之伸出如来单掌就连海啸也要让路。
我们的速限是弹性的,有警察是一个速度,没警察时不管速度,每个人都是被生活耽误的F1车手。我们开快车是非常有礼貌的,就算前方有车挡路也不会乱鸣车笛,只是以半寸距离紧贴对方车尾,耐心地等对方自己发现。因此,我们的距离感和空间感超乎常人。入夜后我们还会启动类似蜘蛛侠的第六感,哪里有飙车党,哪里有蚊车队,随时闪避。
大马司机很会为他人着想,如果觉得贴在屁股的司机可能赶着投胎,为了他的安全我们会死不让路。这种美德在交通灯前也发挥得淋漓尽致,绿灯我们不敢先行,总让彼方摩托车先冲红灯,尤其是那些载着绿色、粉红色送餐包d的,有人肚子饿等吃饭,送餐员分秒必争赶赚钱,大家都十分体谅。这种凌驾于法律之外的人情味,在其他地方实不多见。
我们的创意体现于停车,善于在有限的车位发现无限的弹性。比如说障友车位,反正空着我就暂时停一下下;比如说车位满了,我就自己开发第二排甚至第三排,然后在仪表盘上留一张名片。我听说在某些车太多的公寓连留电话也不必,司机不拉手刹,谁要移车就自己推。
这种种特异功能和美德,是从考车时就培养起来的。考官都明白开车技能需终身学习,都不会太为难学生,不管技术如何,收取一次性学费就放行。警察也一样体恤民生,何必为了微小的错误比如酒驾就断人前程呢?久而久之大家都学会了规则仅供参考,所有漏洞都是让我们发挥创意的空间。在大马开车,能不骄傲吗?
2022.09刊于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