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下山的夕阳?
优内容播客主持人建恒找我做专访,主题是夕阳行业。我戏谑地问:“每次要谈夕阳行业都找大将,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过去七八年来,三不五时就会有人想来探讨“最赶不上潮流”的出版业,在科技洪流中这种老行业如何自处?读书风气不是每况愈下吗?影像不是逐渐取代文字吗?也许潜台词是:怎么你们还没死?
我们确实还活着。Kaodim经营八年,烧了千万,刚要结业。大将出版社二十几年了,从来没有赚大钱,但小赚小亏的始终维持着。我们从未大红大紫,但始终有一些读者关注。
二十几年了我们还在,为什么仍有人要把出版业想象成夕阳行业呢?如果这是夕阳行业,那我们是一颗最顽固的夕阳,挂在天边就是不肯沉下去。
其实是不是夕阳,看看数据就知道。取美国市场作参考,过去十年出版量维持在每年50万种以上,销量达6.5亿册,是十分成熟和稳定的。如果这也算夕阳,它执意不下山。
科技突飞猛进的这些年,并没有显著侵蚀书籍市场,是因为社媒、影片的功能和书籍截然不同,分别满足不同的需求。前者提供娱乐以及片段式资讯,只有书籍能给予读者完整的知识,甚至智慧。
这不是“卖书赞书香”。社媒的碎片资讯甭多解释,我们来谈影像。观看视频时脑子是被动接收的,眼睛耳朵忙得很,没有空间做有效的分类、处理和储存。阅读则不一样,过程中能反复咀嚼 ,而且必须主动参与和消化,把文字转化成讯息。此外,书籍内容架构分明,更便于吸收。
若有心学好一门学问,绝不会只靠影像,总得读几本好书。学习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市场对书籍始终有需求,出版业前景应无大碍。
倘若抛不开这夕阳的刻板印象也没关系,就请你多买几本书支持一下,兀自想象这颗太阳优雅地,缓缓地下山 — 无论如何,我们不会下山,这世界还需要我们帮忙照明。
2022.08刊于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