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可婷案不只是正义问题

沈可婷案不只是正义问题

开车压力最大的国家我国排名第八,这下我明白原因了。堵车路坑且算了,还要担忧一雨成灾。绿灯不能行,得先看对面摩托大佬要不要先过;警察挡你未必因为你犯法,可能是他想犯法,找你当共犯。

你更要惧怕大道上忽然逆向冲来的蚊型车群,法庭还可能反判你危险驾驶。压力够大了吧?

沈可婷遭重判,举国人民愤愤不平,已有超过百万人联署要求释放她。为什么大家这么激动呢?因为这不只是沈可婷的噩梦而已,哪个人开车没遇过飙车族呢?他们非法、耍特技还算了,偶尔还会攻击车辆、抢劫车主。按照如今判案的逻辑,如果他们在攻击你的过程中跌死了,是你要坐牢。


然而不管多少人联署都好,都只是表达民意,其实改变不了法庭的判决,也不应该改变。试想若某个贪官找来3百万人联署,就能无罪释放吗?不管多么不认同,都必须尊重司法程序。我不是法律专家,不在现场也不在法庭,很多细节我是不晓得的,而法官在事件中央,判词中参照数宗过往案例,应该方方面面都周详地考虑过。辩方若不服,那就依循司法程序上诉。这不代表我们不能生气,但得弄清楚自己究竟生气什么。

“我早上醒来,总还想叫他起床上学,想象着他还在。他的床我至今没动过,就让它放着。”死者阿米尔的母亲莎峇丽雅说。“……他是个好孩子,每晚都帮忙卖布丁。”

许多人把矛头指向死者的父母 ,指责他们疏于管教。是啊,父母有法律责任,纵使警方尚未行动,丧子的折磨无疑已是最惨痛的惩罚。如果入狱可救回孩子性命,父母甘愿坐牢两辈子。当全部注意力都用在捍卫沈可婷,许多人忽略了这无论对谁来说都是悲剧。这其实不只是正义问题,不只是教养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少年阿米尔为什么晚上不在家温习或休息,得外出呢?

飙车党已非新鲜事,警方捉之不尽,因为让一些人看不到明天,找不到珍惜生命的理由,借一时刺激寻求短暂麻醉和同党认同。父母若为生活疲于奔命,也就难有时间心力关注孩子,三更半夜沉睡中的父母,又怎能知道孩子偷溜到外头呢?如果知道,必然会阻止的。周星驰演的的苏乞儿对皇上说:“如果国泰民安,鬼得闲作气儿咩?”如果生活正常无忧,谁会在深夜的路上飙车?

只有把经济和教育搞好,才能根治社会问题,避免悲剧一再重演。然而治国的资源,在贪腐的缝隙一点一滴地被抽掉,要关应先关窃国的贪官。至于开车压力最大排行榜,我相信明年马来西亚应该能荣升第一了。

2022.04刊于南洋商报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文章,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