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好麻烦

These bright and pretty golden coins are foil covered chocolate candies.

华人在即,商家赠品开始涌入。包装精致,鞋盒般大的木盒子打开,里头的物件通常很小,有时可食,有时可用;可用的东西,茶杯也好袋子也罢,其实我当下本就不需。至于食物,曲奇也好肉干也罢,皆于瘦身和健康无益。怎么办呢?弃之可惜,只好找机会转送。这样送礼根本不是出于关心,只是转嫁垃圾罢了;我的头疼转到他身上,他又会想法子转给别人。这倒成全商家了,送一个人,多几家人接触他们的品牌。年年如此。

说的也不止是新年,也许该在节日的喧闹中静下心来,重新思考一下送礼这。本来嘛,送礼表达对亲友的关注,佳节我想到你了,觉得你生活上可能缺某个东西,我买来送你。但是,要知道你真正需要什么,我得在平常就和你常保联系,这恰恰是我们以百忙为由无法做到的。于是,我无法送你所需之物,只能给你我不需要的垃圾,这样送礼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只是年复年机械地重复这样的动作,美其名为文化传统。

然而这可预测的消费习惯对商家来说是重要商机,消费者都在这个时候买东西,业绩因而大增。此外,节日也是启动公关活动的良机,送礼让品牌曝光,提醒一下伙伴和消费者自己的存在。结果,那些没用的礼品大量生产,在亲友之间转来转去。如果送礼是必要的,商家能不能调整一下对象和方式呢?比如把行销和公益挂钩,选择恰当的商品送给真正需要的对象,比如水灾灾黎吧,不止减少浪费,接收礼物的人也会感受真正的温暖。


至于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送礼该送什么才不显浪费呢?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肉干会成为新年送礼佳品。我猜想,肉干好吃但偏贵,平常不舍得买,在过节时就有借口宠一宠自己了,久而久之就成了集体消费行为。肉干大家都能享用,比起许多不实际的礼品好多了,过年送什么?肉干变成不烧脑的方便选择。

我依旧觉得送礼太麻烦,华人最优良的习俗是送红包,没什么比这个更诚实、更实际。呐,这就是存活于最重要的东西——钱。不懂你需要什么,我给你钱,你自己张罗就好。所以,各位想送礼给我的朋友,直接转账给我就好了。先谢。

2022.01刊于中国报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