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即将发生的旅程

(contact me for the full resoluton image)

我深深吸一口气,摇摇头,知道自己断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最初收到郑秀兰女士大作时只有三篇,读了一篇便知无法抗拒,反正必要读完,受邀写序也就没有理由推拒。新冠疫情正把我推向墙角,那我就在墙角读书,而翻开她的游记恰似推开一扇窗,让我得以看见远方。首先把我卷进书中的是作者的文笔,精湛简练同时又平易近人,不经千锤百炼难得如此功夫。

戴克里先宫

我甚少旅游,也不甚喜欢,从作者的眼睛看世界时我遂明了,自己不享受旅游是因为我向来只在走马看花,自是无趣。她眼中的的戴克里先宫,不止是一栋古老建筑而已,她引领我走入罗马帝国,仿佛戴克里先大帝和他的三百侍从就在眼前列队经过,在哪个转角处,也许会突然发现他曾醉心栽种的卷心菜。郑秀兰写布拉格,落笔便从千年以前公主的预言说起,浪漫且磅礴,读到她俯瞰全市之时,我在虚实间以为她便是那重生的公主。


作者心细如尘、观察入微,多少行色匆匆的旅客曾经错过比格迪半岛维京博物馆中战船上的木雕?牛饮的酒客,又有几人会关注奥莫多斯酿酒村的酿酒器具呢?购物的人疯狂投入,谁像她那样会在过程中发现领带源自克罗地亚呢?这些细节,若非作者聚焦描写,我这鲁钝的旅人必会错过的。

在我眼中一条河便是一条河,然而每个地方其实都隐藏着故事,比如安特卫普的巨人德吕翁向船只征收路费,若无能缴费便断其掌,扔入河中;后来德吕翁自食其果,勇士布拉博击败了他,也把他的手掌砍了,一样抛到水里。在作者笔下,沉静的河流活了起来,仿佛变成一只沉睡的神兽,始终在熙攘人间徐徐呼吸,偶尔睁开一只眼睛。

郑秀兰的旅游是我理想中的旅游,绝非打卡发罢了,而是能把握短暂过路的时刻,让自己完全沉浸在陌生的空间,挖掘并深切地感受自己和偌大世界的关联、自己在时间轴上的位置,然后在全新认知的冲击中不得不变得谦卑。

詹宏志说他总是带着书旅游,循书印证,看自己的体验和作者所述是否相符,这本书也能是这样的旅伴。此时坐困愁城,想念旅游的读者可遁入此书一窥地球彼端的天地。到哪天世界恢复原样了,我这个不懂旅游的人,希望将能捧着这本书走访那些地方,让作者当我的向导,在那些即将发生的旅程中,重寻我遗失的乐趣。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