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大未来

这事情拖很久了。从2018年出版《困局中的大学》和《迷路的中学教育》,到2019年的《压力下的小学教育》,然后就在2020年卡着了,我几乎以为这件事会无限期拖着。一直到年尾才终于做好《教育改革如何可能》。全套的《教育大未来》,终于完成。
历时1年策划,2年制作,邀请60多位专家撰稿,总成本超过25万令吉,马来西亚建国60年以来,单笔投资巨大的中文书籍,也是大马第一套全面剖析细解国家教育体系与政策的书籍!
坦白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心情,是释怀还是疲累?感谢主编潘永强先生辛劳了两年余,以及60多位作者提供独到见解:
- 陈锦松(南方大学学院国际学生处总监、东方日报特约专栏作者);
- 黄国富(大同韩新传播学院副院长)
- 邱克威(大学助理教授)
- 庄华兴(博特拉大学外文系中文组高级讲师、博硕生导师)
- 张玉刚(民主行动党社青团全国政治教育主任)
- 王维兴(国会智库政改研究所执行总监)
- 黄妙銮(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传播系博士研究生)
- 李晋扬(工程师、前马大学生会署理主席、学生运动领袖)
- 陈伟豪(大马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的创意多媒体系副教授)
- 张运华(拉曼大学数学与精算学系系主任兼助理教授)
- 江伟俊(任职于非盈利教育机构)
- 陈慧思(自由业者)
- 庄国文(教育工作者)
- 宋明家(私立大学学者)
- 饶兆斌(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副所长)
- 陈定远(中国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教授)
- 蓝志东(私立中学教育工作者)
- 詹缘端(华社研究中心主任)
- 曾飞焕(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
- 张溦紟(《当今大马》助理编辑)
- 李瑞明(大学先修班物理老师)
- 杨凯斌(雪兰莪州资讯科技与电子商务理事会(SITEC)执行长)
- 高坤翠(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系讲师)
- 黄集初(董总秘书室研究员)
- 黄科量(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 梁怀蔚(教育工作者)
- 王国璋(社会研究者)
- 陈美萍(马来西亚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社会与公民教育系高级讲师)
- 黄益启(南方大学学院技职学院主任)
- 赖兴祥(精英大学文教中心总监)
- 张荣强(中学教育工作者)
- 林韦地(专业人士)
- 姚丽芳(林连玉基金副主席)
- 江伟俊(任职于非盈利教育机构)
- 陈炳易(大马师范学院总院(IPGM)课程发展中心助理局长)
- 李彦葶(大马师范学院总院(IPGM)行政处助理局长)
- 黄先炳(师范学院华文讲师)
- 江伟俊(任职于非盈利教育机构)
- 侯莉晴(全国家長总会(家总)执行秘书)
- 郑云城(TimeTec集团创办人及总裁)
- 房怡谅(教育工作者)
- 姚丽芳(曾任全国华校教师总会(教总)执行秘书长)
- 许慧珊(亲子专栏作家)
- 郭史光宏(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华文科全国资源教师)
- 陈鸣诤(南方大学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兼任讲师)
- 李晓云(南方大学学院通识教育中心讲师)
- 林明志(安乐书窝学习中心创办人,优学城堡学习中心顾问)
- 蔡瑜绮(南方大学学院研究生与研究学院院长及教育与心理学系助理教授)
- 廖永立(学乐书苑负责人)
- 陈丽娟(美国硅谷科技公司市场部大中华区专员)
- 程介明(香港大学荣休教授)
- 黄瑞泰(独中教育工作者)
- 杜新宝(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
- 潘婉明(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
- 古燕秋(北京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 庞汉杰(南方大学学院工程与资讯科技学院助理教授)
- 傅承得(民间讲经人、书法导师)
- 赖国芳(新加坡国大电脑系特聘教授)
- 陈鸣诤(南方大学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兼任讲师)
- 林保华(公共政策研究者)
- 黄彦铬(马来西亚学运领袖)
- 陈穆红(马来西亚国民大学 马来西亚与国际研究学院副教授)
- 廖珮雯(私立学院大众传播系讲师)
- 黄科量(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 万吉(大同工作室学术主任)
感谢各位的贡献,系列书终于做好了。有一件事马来西亚人常挂在嘴边,说我国教育素质低落,然而怎样低落?为什么低落?此套书为大家彻底厘清,以及探讨未来我们能如何。
在第四本《教育改革如何可能》推出之前,我们观察到一些有趣的事。《小学》最好卖,《中学》次之,《大学》卖得最慢,我寻思这反映什么?是不是大家最关心刚要入学的孩子,然后就渐渐对现实妥协,不再关心?希望这推论是错误的,我们怎能忽视同等重要的中学和大学教育呢?
会觉得累,大概是因为此任务似乎超出这家小小公司所能承担。投资25万,当时是年业绩的近三成,也不肯定需要多久才能回收。这增加了我们的财务压力,也许不是明智的商业决策 — 但却肯定是对的事。
再累也好,至少我们共同做了一件对的事、有用的事。教育攸关国家未来,期许这套书能激发更多有识之士、有为之人推动实质的改革,明天我们将看到太阳缓缓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