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关心的现代奴隶现象

上个月跨入2021年前,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禁止入口森那美的棕油产品,理由是怀疑森那美强迫劳动及雇佣童工。去年九月,美国也以剥削劳工为由禁了FGV控股的棕油产品。印象中最近这连串禁令始于顶级手套,七月时美国禁止进口该公司的手套产品。但那时候,大部分人最关心的不是客工的福利,而是股价的起落。
顶级手套因新冠疫情成为明星公司,树大招风,全世界都特别注意它的举动。五月时【当今大马】揭露它绕过劳工法令,推行“自愿”工作计划让员工每周工作七天,却没有付给相应的超时酬劳。当时已经发现员工在工厂并未谨守社交距离,在拥挤的宿舍内更不用说。六个月后,顶级感染群出现,确诊病例破五千。但那时候,大部分人最关心的也不是客工生死,而是病例数字,当然还有股价的起落。
要到那种时候政治人物才以英雄之姿出现,人力资源部长沙拉瓦南带队突袭某手套场的外劳宿舍,告诉大家情况有多恶劣。可是,政府除了对公司罚款,还会有什么措施着实改善外劳福利吗?那毕竟是外劳的事,这时候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在经济低迷中求存。
我们有多么不关心这件事呢?顶级遭禁时说,原因大概是因为工人在公司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中介多支付招聘费。如果你曾聘用外籍帮佣,对招聘费应不陌生。他们离乡背井辛苦工作,然而薪酬的一大部分让中介赚走。前首相马哈迪在初执政时披露,中介服务由几家公司垄断,孟加拉人要承担甚至高达两万令吉的中介费。然而我们一直以来真的不太关心,顶级这家马来西亚公司要等到外国下禁令才“发现”这个状况,甘愿赔偿给员工以求解禁,金额逾1.6亿。
究竟大企业有“强迫劳动”吗?我不可能亲自调查,但且容我这么问,你所知道的家庭帮佣能周休一日吗?护照是否被雇主或中介扣押?这做法是否中介安排的?如此推想,以节省成本、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企业会为举目无亲、无权无势的外劳多设想吗?
我国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生产成本低廉吸引大量外资,然而随生活水准提高,国人不愿从事劳力工作,逐渐引入大量外国劳工,目前估计超过六百万人,我国经济有一大块是靠他们贡献的劳力推动的。由于还能仰赖外劳,企业不急于自动化、发展高科技以追求更高效能。不管外劳有多少贡献,要照顾这些“外人”的福利与企业追求利润的目的背道而驰。政府若严厉执法保障外劳权益,那么我们连成本低廉的优势也没了,在国际上还有什么竞争力?因此,我们只得继续刻意地不关心,外劳的福利不可能真的改善。
结果大家都卡在这里,外劳看不到更好的明天,我们自己恐怕也看不清楚。
2021.01刊于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