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MCO,当然还有其他办法

MCO对付失控的疫情必然有效,但重创经济,它像医治癌症肿瘤的化疗,好坏细胞一同歼灭,让身体虚弱不堪。除了MCO还有其他方法吗?癌症疗法中后来发明了射波刀,能精准地对付肿瘤,不伤害其他组织。新科技能不能帮助我们只应付病人,让健康的人如常生活呢?
卫生部做接触追踪,第一步骤是询问病人,画出他过去14日的行动路线以及接触史,然后逐一联络。这难免有疏漏,因为人的记忆不尽可靠,我连昨天午餐吃了什么也想不起来。前线人员要根据接触人的反馈决定算不算密切接触,这是另一疏漏,因为除了记忆失准以外对方也可能为图方便而撒谎。

最大挑战是人力资源,每位病人可能接触过数十人,这数十人中若有几位密切接触者,他们又接触了数十人,最后或得追踪几百人。在过去新病例不达百时还能应付,如今日日数千,前线人员必疲于奔命,更难做得完善。
在这疫情严重的巴生谷区,我认为我相对安全。为什么呢? 因为我自闭,天天除了家里就是办公室,生活圈子疆界清楚,我的同事大多也这样。若实行MCO势必影响我的公司操作,其实没有必要,应该有很多人情况和我类似。为了一千个病人影响另外两百万人的生计,是因为政府无法像射波刀那样精准的打中目标,因为缺乏及时且精准的资讯。
我们错过了一个黄金机会做好接触追踪,也就是推行MySejahtera的时候。中港台新澳以及好些欧洲国家都开发自己的app对抗疫情,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他们使用蓝牙科技自动侦测用户附近有什么人,万一有人后来确诊,政府至少掌握了部分接触史。如果再和谷歌、苹果合作,用卫星和通讯塔定位追踪位置,这些用户的整个行动记录都自动有了。
用蓝牙探测接触不是完全精准,而且要够多人使用才能发挥功效,用户也可能为了隐私考量拒绝安装,我们先撇开这个不谈。依我看,也许大家都走错了方向,这些资料不应只是政府使用,而该让人民使用,如此抗疫可事半功倍。比方说,我在办公室上班本来很安全,但假设我肚子饿到对面的购物中心吃饭,风险就提高了。有什么能阻止我走到对面呢?精确的疫情分布资讯。
把确诊病例的行动路线不具名公开在云端,我说的不是像现在这样公布的列表,那是不方便的,而是经过计算和处理、app可使用的资料。我打开app不只能看到高危区域,而且还依据行动数据模拟预测未来具风险的传染区。如此,我看到对面购物中心是红区,我自会决定挨饿算了。如果是绿区,那么我就去吃饭,购物中心也就不必因为无谓的恐惧而失掉生意。
是啊我们很不自律,但全都怕死。政府透明化资讯给我们一个明确怕死的理由,也方便我们自保,也许不必推行化疗般的MCO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今上千万人使用MySejahtera,更新一下如何?
2021.01刊于中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