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低估你的小孩
我妈这样对我,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时我最多六、七岁吧,第一次看到电子手表,没时针分针,看不明白那些数字。我问妈妈,她打发我说:”你不会的啦!“于是我自己盯着电子表看,比对我已经明白的时针分针,终于看懂了数字的意思。
六年级时看大卫考博非穿越长城,节目中他表演塑胶圈魔术, 我很好奇,把自己关在房里一小时多吧,终于破解,之后还能表演给大家看。这并不是因为我特别聪明,只因为我还小,不知道什么叫”困难“。
这几天某家长在脸书控诉二年级华文课本内容太艰深,在我的社交圈子引起注意。那位家长引用的几个例子是课文中的童诗,说连受过高等教育的大人也搞不懂。他说,语文是用来沟通的,能沟通也就够了,不该如此刁难小孩。我不是教育专家,只谈我的观察。
家长读不懂诗,那是因为在他求学的年代课纲不同,没经过这样的训练。课文难吗?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谈,首先,不要低估你的孩子,像我妈当年低估我那样。我的孩子很小就读哈利波特,也不知道他们究竟能吸收多少;最让我掉眼镜的是他们读原版福尔摩斯,那是我中学时放弃阅读的一本书,因为实在啃不下去。
小孩不知道什么叫困难,给他什么,他就消化什么。就算他一知半解又如何呢?当年我们读文言文,不也常常如此?种下的基础,依然能丰富我们的学识,帮助以后的阅读。
另一个角度谈语文之用。说学语文只是为了沟通,我的天啊!莎士比亚可以跳海了;李白、杜甫白活了;林夕、黄伟文一直在骗吃骗喝,Christopher Nolan的剧本都是垃圾。像绝大多数功利至上的家长一样,完全忽略孩子的艺术修养。艺术有什么用?我不深谈,就说实际功用,大家都懂得的功利。
语言之用不止在于沟通,在沟通发生以前,脑子里先要有内容。思考离不开语言,语文能力越强,思考越灵活,因为你拥有更丰富的词汇,能运用多变的句子,便于储存与处理讯息。阅读和写作还可锻炼组织能力,能帮助我们更全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阅读诗歌能锻炼联想力,这可是创意和想象力的基础。诗和数学一样重要,因为人生不像数学总有正解,我们要学会凡事都有多面诠释,接受人生的晦涩。
读诗懂与不懂,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建立鉴赏能力、思考能力;就好像解数学题那样,我当年的成绩是D,三角几何后来一点用处都没有,但我建立的逻辑思考受用无穷。
如果大人读不懂二年级的课文,该反省的是大人。大人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小孩。也许比较积极的做法是–搞懂它,和小孩一起学习。
2020.07刊于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