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货之必然
在首相宣布行动限制前,许多人已经开始囤货了。难道大官们生活在太高的地方,看不到民情吗?怎没想到在宣布限制以后,会引发另一波扫货潮呢?行动限制本意要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这下反而变成几百个集会。但认真想想,很难怪的,内阁里做决定的那一群男人,有几个亲自负责买材米油盐?
我也是男人,一开始时也觉得行动限制的设计没大问题,超市、药店照常营业,人民还是能随时购物。如果人是理性的,就会知道此时抢购对大家没好处,排队耗时,而且危险,倒不如分开购买,轻松安全,让超市有空间补货。可是,人不是理性的,我们非常受情绪左右,这情绪有特别的科学学名。
你有没有试过因为知道次日汽油起价一毛钱,甘愿前一晚在油站排队半小时?假设你的油缸是40公升,那么你能节省4令吉;就算你是个社会新鲜人,你每小时的时间也至少值10令吉;明明亏本,为什么还要排队?
我们都被两种诱因“迷惑”,一是利益,能省钱就是一种利益;另一诱因,是时限,时限引发“供应有限”的感觉,啊便宜的汽油过了午夜就没了,快抢!这和商场限时大减价促销,道理是一样。这情绪的学名,最早由新加坡专家订定,叫kiasu,但我们当然不屑用新加坡的科学名词,况且我们的情况又稍有不同,于是本国专家给了它新的学名。
上一辈人经历1969年戒严,知道可怕;这一辈人没经历过行动限制,也一样觉得可怕。面对未知,我们感觉无助,眼前唯一可掌握的事情,就是囤积粮食、日用品。如果你是单身寡佬,每日消耗物资不多,这种不安还不严重;但如果你照顾一家人,有老有少,你的不安将倍增。不止行动受“限制”了,因为其他人可能已在抢购,供应量也受“限制”了,不安再提升十倍,能不去抢购吗?当天的回乡潮也一样,这些人本来也许没特别想回乡,但政府把回乡“限制”成稀有特权时,全部人都来抢。那么,该怎么做呢?
《国家地理》频道曾有一个叫《人群控管》的节目,由美国作家丹尼.乒克主持,尝试设计各类实验改变人类行为。比方说他为行人交通灯增设游戏机,减少行人闯红灯;把速限告示牌改造成抽奖游戏,鼓励司机不超速等等。如此换个角度来思考,政府要减少人民回乡,最好的办法也许是在行动管制期间,过路费起价5倍。(节省多少警力啊!)
日用品当然不能这样乱起价,我也没什么新点子,因为目前面对的恐惧实在太大,很难阻止大家扫货。如果政府了解人民的心理和行为,首相宣布行动限制时,至少再多花一两分钟劝导大家购物时保持距离,也算功德无量了。因为我们不理性,我们受情绪左右,这种情绪本国专家定名为kiasi。
2020.03.24刊于中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