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破千,为何可能是“好事”?

确诊破千,为何可能是“好事”?

尽管多玛斯.佩约非医疗专家而是工程师,他以数据和逻辑分析疫情,还是十分有理。我在上一篇文章借用他的计算模式预测,认为我国确诊数字将会破千。他找出确诊病例和真实病例(患病而未呈报者)之间的关系,是大约8倍,以我写作时的250宗确诊病例来算,过千是必然。

他也试算出死亡病例和真实病例的关系。原文很长,我简单来说:以1%死亡率来计算,从感染病毒到死亡平均17日,病例翻倍约6日,那么每宗死亡病例表示背后还可能有800位病人。目前我国有三宗死亡病例,也就是说真实染病者为大约2400,而目前确诊的是1030。难道我们的确诊病例将会突破2000?好可怕?不,那也可能是“好事”。

佩约不是病毒专家,他只是数学还不错。你不能不面对现实,每一个病人确诊之间真不知接触了多少人,民间还有未确诊的真实病例。这本来是很可怕的,但我们的非后门政府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限制行动。(有大大要大家不要再说后门政府了,因此我们必须尊重,不该再说后门政府是后门政府,为了强调不是后门,我叫它非后门政府。)


非后门政府首相慕尤丁宣布行动管制后,确是引起一些乱象,比如超市疯狂扫货、商家不知开门不开门等等。政府也没顾虑到商家无法营业,难以缴付租金;有些员工没有薪金,生活艰难。但你要明白非后门政府才刚从非后门上台几星期,椅子还没坐暖,部门间未协调顺畅是可理解的。重点是,非后门内阁能果敢实行这项严重影响民生和经济的行动限制措施,至少不让我更失望,因为若不把疫情控制好,后果肯定更严重。

要对付病毒,只有让它不再传播。如果佩约的计算正确,民间若真的还有大约1300名患者,他们肯定会逐渐变成确诊病例,数字就必然会破2000。我们不必害怕,要关注的是:每日新病例数字如何?从3月15日的190宗新高以后,逐渐下降,20日稍稍反弹到130宗。只要没再突然飙高,就表示传播受控,继续把那千余真实病例找出来就好,破两千以后就止住。现在我们能做最好的事情,就是像梁咏琪唱的“乖乖的呆在家,静静地守着电话”。就事论事,非后门政府可记一功。

佩约不是生物专家,他的文章广传,点击率4000万。他的真实身分写得很清楚,没有扮专家,他的理论就算有争议,也肯定说服许多人限制行动的重要性。我们那理应是专家的非后门卫生部长说什么来了?喝温水抗病毒?温水只适合用来煮青蛙罢了。

2020.03.22刊于南洋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文章,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