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机有病
不是我说的,是世界卫生组织说的,本月正式把“电玩失调症”列入疾病分类,显然打机很不卫生。病征有三:无法自制、打机大过天,且破坏正常生活,比如不上班、不睡觉,如此持续一年就算有病了。机友反驳说目前的科学研究根本不足以诊断,更别说治疗了。机友说得对,但是世界卫生组织也做得对,正是时候。
我也是机友,大学时曾通宵打外星人,就算进入社会工作了,和怪兽搏斗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电脑游戏很好玩,绝对有让人上瘾的可能。为什么好玩呢?有一万个理由,比方说故事性的游戏会让人追情节,就像追连续剧一样;但从比较科学的角度来看,说到底原因只有一个:安多芬(内啡肽endorphin)。这是脑内分泌的荷尔蒙,能镇痛减压、让人愉悦。运动时会分泌安多芬,所以有人说跑步会叫人上瘾;做有趣味的事情时也会,比如写好一篇文章、唱好一首歌曲等等。
打机也会让大脑释放安多芬,每打死一只怪兽、征服一片领土或是晋级,尽管是在虚拟世界里发生的,于现实一丁点功用也没有,但大脑不理会虚实,愉悦是一样的。游戏中有大量“奖励”机友的报酬,坐在电脑前便可不断感受安多芬所带来的愉悦,比起跑马拉松容易多了。“电玩失调症”在2007年以前不成大问题,那年之后就毛病就逐渐成型–
2007年iPhone推出,此后行动装置席卷全球。以前要打机必须坐在家里电脑前面,机友不能随时玩,后来手机逐渐变成主要的游戏平台,机友便可随时投入游戏。再加上高速网路变成像空气一样普及,游戏变成可以多人参与,社交元素让人更难抽离。队友要进攻敌国了,你还在公司开会,好意思吗?
游戏要盈利,一靠广告,二靠充值买虚拟商品,先决条件是必须能“勾着”机友不放,因此设计了多种“奖励”不断的刺激分泌安多芬,游戏变成可能让人上瘾的毒品,天天都在机友的口袋里。每逢生活不如意或偶尔闲着无事,就掏出手机逃离现实,久而久之是可能像真的毒品那样磨灭心志的。
不管有没有确凿的科学研究作为证据,世界卫生组织此时把“电玩失调症”当作是病,是合适之举,借此引起大家关注,警惕以下。不过,电竞产业也越来越蓬勃,已有所谓的专业机友,可以维生甚至赚大钱呢!若我打机上瘾,可否美其名说我是“工作狂”呢?
其实,要戒掉游戏说难不难,下定决心按下uninstall罢了。不管后来会不会reinstall,至少你曾经成功uninstall过,以后要再uninstall就没什么障碍了。
2019.05.28刊于中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