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当家?
前首相纳吉居然成了网红?我没有关注他的社媒动态,没有赞过他的页面,怕按了会有人怀疑我的立场,我就是这样表态的。他成为网红的新闻,我还要从主流媒体得知呢!他在短片中的一句“Malu Apa, Bossku”据说传得街知巷闻,“Bossku”字面上的意思是“我的老板”,但我查知这是俚语,摩多族常用,大约是“老兄”的意思。我马来文不好,抱歉,前半句怎么看都是:“有什么好羞耻的?”呃,那不是……无耻吗?
纳吉红起来也不只靠一段短片,他一直都在社媒发图文揶揄希盟政府。不当首相,就没有了“偶像包袱”,可自由发挥幽默感。安美嘉说一位丑闻、官司缠身的政治人物居然还能受欢迎和支持,在其他国家前所未闻,也让人担忧。担忧什么呢?安美嘉没说,也许是在提醒希盟政府,也许像我这样担忧网民的品味。一般网民寻求的只是速食娱乐,短短几秒够酸够辣就好,没谁有功夫去分析、体会更深的层次。不是说所有人都这样,但所有人都“会”这样,就算是知识分子也有想放空休息的时候,刷刷纳吉脸书也能“得啖笑”。
品味堪忧,但若担忧纳吉凭此又再崛起,还言之过早。我也觉得速食面好吃,偶尔吃一下,还赞不绝口,但我很清楚速食面高卡路里、低营养,不是什么好东西,多吃有害。网民不时关注纳吉的图文,并不代表认同;而且纳吉在此之前本来就是红人了,他可曾是一国之首相啊!众人关注是正常的,只是前后方式不一样。但执政党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行销学中有一种说法,某个产品的讯息你看多了,迟早会买。代表国阵的纳吉民众看多了,搞不好就会投他们一票。安美嘉也说纳吉在积极聆听草根的声音,这样的做法是希盟政府应该参考的。
如果是网红就能当家,黄明志现在是首相。人世间就是那么的不公平,默默耕耘的人就只能默默到死;有一点点鸡毛蒜皮的贡献,甚至没有贡献,只要脸皮够厚、tidak malu、声音够洪亮,敢于让全世界一直看到,就能存活。如果纳吉被判罪入狱,搞不好还会有人搞烛光静坐抗议。不过,所有当红的事物,都必然会过气,除非持续地做好事、干实事。监牢里没有网路,当不了网红的了。
2019.02刊于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