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礼的笑容
我和几个朋友指着照片不屑地批评,到底现在的年轻人在想什么?照片中的人物是我们认识的某网红,在丧礼拍的,逝世的是她的亲人,可是她却笑容可掬地站在灵堂照片旁。这不是年轻人“分享狂”病入膏肓吗?在哀伤的丧礼摆出这样姿态,合适吗?我们轻易就把该网红标签为脑残之辈。直到有一天,我成了握相机拍照的那个人。
突然辞世的,是好友的父亲。我亲睹她在获知噩耗时如何崩溃,而后陷入极度的迷茫与哀痛。在丧礼上,她一直对着棺木中的父亲说话,后来她叫我帮忙拍照,她要和父亲拍的最后一张合照,必须是开心的。她擦干眼泪站在灵堂照片旁,笑得灿烂,我按下快门的刹那,心里仿佛触电般领悟了一些事情。
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伯明翰组织示威为黑人争取权益,记者在现场机缘巧合地拍到一张重要的照片,这张照片后来刊登在纽约时报头条。照片中的主角是一位惊慌的黑人少年,一只由白人警察牵着的德国狼犬正扑向他。这不是白人欺凌黑人的力证吗!人民注意到了,肯尼迪总统注意到了,国会注意到了,一年后终于通过了民权法案,不得再因种族、宗教等理由而歧视。
但名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却不这么认为,他调查、分析以后重新诠释那张照片,原来警察并不是在放狗攻击少年,而是狗狗突然发难扑向他,警察正在尽力往后拉扯着狗带。也就是说,警察其实是在帮助少年,而不是欺负。但大众不是这么认为的,没谁关心真相,有力道的只是照片上弹出来的第一印象。“一图胜千言”忽然有了另一重意思,若我要误导你,与其说一千句话,还不如精心设计一张照片。
最近网上看到一则泰国广告视频,故事说菜市场老板“欺负”小贩,被人偷录广传,镜头一转,交代老板其实是在帮助小贩。广告的讯息是,你看到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并不是全部的事实,以外还有许许多多你不知道的细节,不要轻率下判断。视频尚且不能交代全盘真相,照片更加不能。我在丧礼拍的照片,朋友只是私存留念,没有分享,但如果你看到了,会不会很武断地以为她是不孝子孙呢?。
我想我误解了那位网红,亲人离世怎不伤心?那只是一张静态的照片,之前的泪水我看不到,之后的哭声我听不到。她拍那张照片时我不在场,她分享照片时的心情我不知道。一个局外人,凭什么判断呢?
2018-09刊于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