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的校园

蜕变的校园

芙蓉中华中学之行对我是有些冲击的。应“南方文学之旅”邀约,到芙中一趟客串表演诗歌朗诵,但所谓的冲击并不因为演出成败。观众有近三千师生,演出后听老师说,很讶异学生能安静的看完全场,平常在礼堂的周会是吵闹得不得了。这有两个可能:一,表演比周会更沉闷,连吵闹也没劲;二,表演够精彩,学生很投入。我用Life of Pi的精神选择相信是后者。让我开眼界的是过后的事,蔡亲炀校长老师引领我去看校园。

校舍中央竟似公园,中有凉亭,四方高楼正好挡掉一些阳光,不会太热,是学生平常聚集活动的地方。首先吸引我目光的是在一旁装潢现代化的空间,乍看还感到好奇,怎么校园内会有家咖啡馆?经介绍才知道那竟是图书馆!我趋前看,落地玻璃窗内的架子陈列新书,面向馆外,就像书店一样。里头陈设简单大方,灯光和暖,据说是校友帮忙设计的。

蔡校长说以前图书馆设在顶楼,鲜少学生会去,后来搬到这学生必经的校园心脏位置,图书馆就经常“高朋满座”了。我想起自己以前在隆中华的日子,图书馆也在高处,甚不方便。最近我和开会商讨一些图书馆相关的事,正好也谈到鼓励把图书馆建在底楼,看来确是对培养阅读风气十分有效的做法。

从图书馆走出来,我发现公园三面建筑的玻璃窗上都有字,靠近一看,不得了,都是诗!这些是学生的诗作,参赛优胜者就写在玻璃窗上。如此学生日日亲近文学,就算不喜欢新诗,至少也懂得尊重,无怪乎能好好地看完一场诗歌表演。

公园一隅有小讲台,校长说那是让学生演说的,学生可用两分钟在台上发表任何言论,绝不会“秋后算账”。比之过往高压的独中环境,从来只有师长说了算,没有学生的声音,这样的安排甚让我动容。在独中我们学得多、学得快,但很少有机会训练我们发言,大多学生也不敢。莫说公开演说,就算老师在班上发问也没几个人愿意举手回答。


“说”的能力在进入以后有多重要,我十分清楚。看到学校除了让学生吸收新知之余,也鼓励发表,这是很全面的。有如此风气的校园,真叫人觉得希望满满,

 

2018.07刊于南洋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

喜欢这篇文章吗?
请我喝杯咖啡,买一本《杂乱有章》
(版税其实不够买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