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D》教会我的事

Cb2c414210c040c78479c7e7d2c2bf9f[1]

究竟Project D车队在追求着什么呢?其他车队又在追求什么呢?为什么不断在深夜的山路冒险竞速?这种在黑暗中的比赛是没有奖杯、奖金的。

頭文字D(15)我看到车队领袖高桥凉介的执着,看到弟弟高桥启介的执着,看到主角藤原拓海的执着,那是一种很纯粹的、对胜利的执着 — 胜利,也就是荣耀,那是对荣耀的执着。在日本文化里,是可以为荣耀得失而切腹的。这些行为我们理性地不认同,但暗地里却神往,正因我们大多人早已经被生活磨平,缺了这样的狂热,只能在动漫、小说、电影中寻得。车手不问究竟快那零点一秒究竟对有何助益,他们在偌大的世界中画了一个山路赛车的圈圈,那一刻他们选择只活在圈子里头,圈外的事情都不重要,只追求在圈中做到极致。这样的执着和艺术家很像,有时候很美丽。

《头文字D》的精神其实没有离现实很远,我最近喜欢上飞镖运动,无意间看到世界冠军Phil Taylor对日本镖手星野光正的比赛。Phil Taylor轻易取胜,在过后的访谈中三十几岁的大男人星野光正禁不住泪下,边哭边说是非常想赢的。不就飞镖游戏吗?但日本人完全不会小看比赛。看着哭泣的星野光正,我心里不是讪笑而是佩服。对游戏日本人尚认真若此,你想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如何?无怪乎日本能在战后迅速崛起,工艺傲视全球。

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藤原拓海也不是天才。认真想想,他的功夫是长期上下秋名山送豆腐不断练习而成。他也不是特地要追求速度,只想早点收工休息,练成“神功”有点无心插柳。数年前继Malcomm Gladwell的著作《异数》以后,Daniel Coyle的《天才密码》也有类似的论述,即天才非天生,都曾在他们专精的领域投入一万小时的修炼。比如Beetles,在走红以前曾在酒吧累积了整万小时的表演经验。把时间花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这不是很励志吗?只要努力不懈,你我都能成为“天才”。

天才密碼《头文字D》和许多日本连载动漫有一样的毛病,就是不知道怎样见好就收。主角的对手一定要一集比一集强,到后来遇到大叔级的车神,竟要安排大叔半路呕吐弃赛,拓海才能胜出,越来越没有说服力。当然,我也可将它诠释为不留人,有的活动如赛车,还是年轻人占优势。

小时候师长常把“公仔书”列为违禁品,日本动漫是其一。没几个人可以在成长过程中没看过日本动漫,无论是《小叮当》还是《头文字D》。我比较喜欢英文的名词graphic novel,这些就是以图文呈现的小说,也像其他文字小说一样,只要用心阅读与思考,都有所收获的。

2018.05.02刊于佳礼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