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网路沙包
在网路世代以前,老说写作人孤独,孤独地在创作,作品发表以后也不知道读者反应。现在不一样了,除了写作还是一个人完成的事以外,发表以后往往众声喧哗,似乎想假装孤独一下也难。但是,这些网上反馈,未必是作者想要的。
网上文字讯息之多,已使读者觉得文字没什么价值。在以前文字相对稀有,读者必须付费购买书籍报刊,或者亲自到图书馆跑一趟,对于能写作的人还有一些尊重。如今读者把作者视同草木,既多且贱,而且当作是没有情感的东西,可以随意谩骂出气。在网上“交流”没有面对面的社交压力,而且在某些网媒社群发文可匿名,只要对文章中的见解稍不认同,立刻恶言待之。我在脸书时代以前便开始写博客,领教过这些如污水般的留言,如果心脏不够强大,作者可能就会被这些垃圾击垮了。
然而心脏强大是锻炼出来的,起初我还会回应那些显然是恶意的留言,久而久之就发现那是白费气力,留言者纯粹为了发泄,根本没有要据理辩论的意思。况且,有的读者层次明显不一样,我没必要降到他们的层次互丢泥巴。我连死亡恐吓也接过,身体练成金钟罩,脸皮之厚刀枪不入,心已长茧。大多时候我完全不去看留言,只有百无聊赖时会去浏览,回应善意、说理者,至于无礼谩骂的,我偶尔会调皮地稍加反击,只是随便捅一下好让他也生气生气,但我自己绝不恋战。
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的写作朋友能那么有耐性逐一回应留言,耗这个功夫不是太不值得吗?作者的想法已经在文章里头完整表现了,何须留言多加辩解?世界上最难改变的东西就是一个人的想法,我改变不了你,你也撼动不了我。我作为网路写作人就难免要认命,我就是个虚拟沙包,站出来给人打的。你打我出手够重,我可能稍微摇一下,但绝不会反弹撞伤你。如果出手太轻,我甚至不会发出噗噗噗的声音,呆呆挂着任你打。
这么说来写作的意义何在呢?你看有意义就有意义,没意义就没意义。我说了我的看法,期许能对读者有参考价值,幸运的话还可能启发一些人,但有人不认同是他家的事。我花了些时间才弄清楚:读者不是我的孩子、我的学生,要怎么想、怎么做都不是我的责任。
不管那些读者留言有多恶毒,我还是会继续写作发表。我只是个沙包,你打我,我不会逃,最多往后摇一下,又摆回来你面前惹你讨厌。我不孤独,看他们挥拳的样子很滑稽–耗这般功夫欺负一死物,有锻炼到脑筋吗?宣泄以后又获得了什么呢?不是太不值得吗?
2018.04刊于中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