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学会站起来
如果马大冻结的不是华文学会,是地理学会,华社会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大概不会。因为表面上看起来,就是代表政府的马大,打压代表华社的华文学会,学会是underdog,我们直觉地反弹声援。
看华文学会发布的声明,再看来往原文的国文书信,学会承认违反校规,办活动没有通知校方,文书告示没有巫文。这些是技术错误,没错,但技术错误也是错误,那么校方就有理由惩戒,华文学会是理亏的。
马大无疑官僚主义,但试问世界上哪个政府机关不官僚?有很多措施其实很无厘头,中文系的论文要用马来文写,就无谓之极。但政策若此,在还没有从基本上改变以前,唯有遵从。既然华文学会在体制内,就不要轻易冲撞那些规条,自找麻烦。这回华文学会是疏忽了,门开了一道缝,让人有机可趁。至于“分裂种族”的指控,那是有人投诉,用中文书写就叫做分裂种族吗?投诉者的智商在哪里我不知道,但这条罪名至少没有在官方书信里看到。
我和在籍大学生聊过办活动的申请程序,须呈计划书,要几个单位批准,耗时一两个月不等。大学活动不是建路搭桥的大工程,官僚系统的繁文缛节徒增麻烦。但这会改进吗?不会。大专法令不许学生参与政治活动,这些层层叠叠的程序正好可钳制学生。关键在于校方有没有双重标准,其他学会有没有犯类似错误,若有但校方“只眼开只眼闭”,这就应该愤怒。
学会的联署请愿,不管有万人还是百万人响应,都让我感到不适滋味。为什么呢?因为感觉上华社都在“请求”的位置,就看副校长大人愿否“大发慈悲”、“网开一面”,就算争取成功,也绝对不是华文学会的胜利。另一方面,无论华社如何抨击此事,所有报导和文章不是以中文书写吗?有多少会让校方看到?
夹缝求存有夹缝求存的玩法,阿里巴巴系统(我不是说马云)便是例证,我们总能在规条的重重包围中寻找到出路,绕过也好跳过也罢,从来不轻易去冲撞。华文学会是疏忽了,但不必哭哭啼啼的求,一咬牙撑过去这短暂的冬天,又是一条好汉。到时如果校方不解冻,就变成校方理亏,我们才有抗议抗争的基础。
2017.12.05刊于中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