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比赛和现实脱节

校园比赛和现实脱节

我深觉校园内的一些比赛有必要改善,我就我有参与评审工作的演讲和诗歌比赛来谈。

记得小时候我参加演讲比赛,台上的在讲,台下的也在讲,没谁在听。 参赛者从范本取来现成文章,死记死背,指导老师再输入肢体动作的标准程式,就成就了一部讲话机器。 我说讲话机器,不是演讲机器,因为讲者没有做到演讲必要的功效,即是使观众聆听,传达思想。 没有人在听的演讲比赛,算什么演讲比赛?

校园比赛是有用的,只要你把一项活动设计为比赛,大家为了胜利的荣耀就会踊跃参与。 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学习在台上面对群众,这是非常有用的技能。 但是,讲些什么呢? 应该是学生要讲的东西,这通常不会是、战争、扶老婆婆过马路,可能是考试心情、好玩的游戏等等,何不让他们自己写讲稿,老师协助组织就好? 这样的讲稿无论对讲者还是现场的学生观众来说都有趣得多。 讲者在说自己的事,就会表现自然,那些校园演讲的标准肢体也就可免则免了。 我初中时参加讲故事比赛,故事自己写,表演自己设计,确保观众都在听我的。


各参赛者的表现都是由评审说了算,依据的就是那千年不变的章程,语音语调肢体语言表现技巧,参赛者自然就会专注在这几方面下功夫得分。 有没有可能把观众反应列入评分呢? 撇开实际操作的技术面不谈,这样做的精神是要让演讲者知道,他们要做到的是和观众建立连接,而不是照顾比赛分数而已。 这样的比赛会对学生太苛刻吗? 只要准备的时间充裕,不会。 现在已经有了即席演讲比赛,现场得到讲题,立刻准备讲稿,我反倒觉得这才太苛刻。

诗歌朗诵比赛也有类似的问题。 朗诵,是艺术表演,但比赛章程就艺术不起来。 不许用方言、不许吟唱、不能用道具服装,既是艺术,何以设限? 也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在相同的起跑线比赛。 我同意为了比赛,标准是需要的,我也相信单纯的朗诵便足以打动人心。 但艺术的一大元素是创意,打压创意无助表演。 我还是觉得就算限制重重,要寻找创意仍然可为,但参赛者多为了“安全”得分,不敢冒险冲撞章程尝试新做法,失去了艺术表演的精神。 另外,观众有在听在看吗?

这些比赛还有一个隐藏的问题,就是训练的模式。 如果都是老师在把学生打造成他理想的表演样子,这就不是学生本身的创作,参与感便大幅降低。 我在英语诗歌朗诵圈混,发现他们都自行创作、主动要求上台,我问校园华语诗歌朗诵参赛者,有几个离开校园以后会继续创作、继续表演? 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在比赛中发现创作和表演的乐趣,主办方白做了。

主办方还在不断抄贴前一年的章程,有修改的不是改进,而是限制。 本来没有限制方言,发现有人用方言,就禁用方言,方便评分。 谁来领头,来个大革新? 也不求立刻大变,先玩玩一两场看看成效。 我在体制外静静期待着。

2017.11.13刊于中国报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

喜欢这篇文章吗?
请我喝杯咖啡,买一本《杂乱有章》
(版税其实不够买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