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励志

玩物励志
这是《 飞镖志》系列里11篇中的第5篇

我也不是不知道游戏没什么益处。,至少技能可部分转用到日常;魔术,至少可以娱乐亲友。这种电子飞镖不过是单手运动,无法强身健体,也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当武器。但不知怎的,就是很好玩,让我着迷。我在想,为什么?

小学时看武侠,最喜欢的是暗器高手。打架太辛苦,会受伤会痛,我在十步以外放暗器,不是更能方便地击倒对手吗?于是我开始练习投掷小物件,比方说在学校捡起小石子抛向不远处的桌椅,暗自想要成为“神投手”。年龄稍长以后,当然就不了了之。这或许是内建在男生的基因里的,凡能让我们遥触双手不及之物的工具或玩意,都让我们兴奋,像弓箭、射击,以至遥控车、飞机等等。(电视遥控器不算。)直到最近受管启源、林明志等损友之误,再次误入歧途,夜夜流连镖场。

男人投入一个玩意,是很狂热的,我们傍晚一开局可能就竞技到凌晨。几个高手朋友说他们的练镖故事,有者每日练习六小时,有者甚至在配备和场地消费花掉整万元。我是初哥,实在不明白像阿管这样的高手怎么老是镖无虚发、万镖归心。我问他,除了苦练,可有特殊情况曾让他突飞猛进?像武侠世界里的主角般打通任督二脉?他说,他才不算高手,山外有山啊!有一晚独自练镖,有位老者实在看不过眼这小子技术太烂,出手相助,严厉地调整他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一直到凌晨四点。一夕之后,出镖如有神。啊多么武侠!


能让男人们如此投入,“竞技”是关键词,标靶不只有分数,游戏公司还为镖手分等级,从一至三十,一的比盲人好一点,三十的比神低一点。只要有竞争,男人就会乐此不疲。参与此活动以后我才发现全马镖场林立,国内国际比赛频频,奖金比文学奖高太多,是一门蓬勃的生意啊!

古时说的“玩物丧志”,在现代有点不一样了。电子游戏运动比赛在游戏公司推动下已成气候,电视直播观众百万,冠军不只赢得丰厚奖金,还一夕间成为圈内名人。捉宝可梦游戏退潮之际,大多人可能不知道宝可梦纸牌游戏不曾退热过。你以为只是小朋友在玩?有一天我经过游戏商店外的餐厅,听到两位开跑车的大叔对话,他们不只在玩,还在买卖宝可梦纸牌,稀有者一张可炒至高价数百美元。在现代玩物未必丧志,玩得其法搞不好还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如果你是游戏的创作者更不得了,Candy Crush、神魔之塔等都是百万生意。多励志!

我暂无意参赛,也不想做飞镖生意,只是发现飞镖和赛车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专注,忘却烦恼,减压功能超卓。此外,刺激我反思,何以一个简单的游戏可风靡众男,搞不好我的潜意识中正在酝酿着下一个百万点子。

自省是有,自制尚未,待我丢中红心再说。

2017.11刊於中國報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

喜欢这篇文章吗?
请我喝杯咖啡,买一本《杂乱有章》
(版税其实不够买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