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视角看恐怖主义

criminal, police, task force

这仿佛是恐怖主义最好的年代。近日恐袭事件连连,诸如法国尼斯、英国西敏桥撞人、伦敦桥撞人兼砍杀、曼彻斯特体育馆自杀式爆炸袭击、澳洲墨尔本劫持事件等等。这些事件带来的破坏看似不比911的上万死伤严重,但其实远比911恐怖。为什么呢?

经济学家李維特在《苹果橘子创意百科》中从一个甚不寻常的角度来看恐袭 — 911事件是个极不符合经济效益的计划。首先,要征召一队不笨的死士。这些人不能笨,因为得受训执行精密的计划,各组恐怖份子要同时避过安检,劫持四架飞机,不仅要有能力飞到目标位置,还能让巨大的客机瞄准建筑物。我的飞机师朋友告诉我,几个机师同事用模拟飞行尝试过,要精准是很困难的事。

911除人命伤亡,破坏数以兆计,恐怖份子的看似达成,但也逼迫美国政府全面反击,全球保安升级。美国人民更爱家爱国,面对过这一次性的破坏后,又慢慢恢复元气。而恐怖份子投资那么多训练了19人,全死了。主谋拉登逃亡十载,最后也被诛杀。李維特认为这样的投资,太没效率,如果让他来策划恐袭,必然更有效。他会怎么做呢?

聘用20人,训练成狙击枪手。枪械在美国容易买到,练枪也是平常事,比训练飞机师方便得多。然后让这20人各自遍游全国,在各人潮聚集处,躲起来随机开枪杀人,砰砰砰几分钟随即闪人,即不必送死,也大概不容易马上被捉,还可进行下一次任务。恐袭的目的并不只是要伤人命、破坏硬体设施,而是要活人惊惧,破坏“敌人”的生活方式。这样,枪法不准也没关系,一个人都没杀到也无所谓,小规模的恐怖事件更让人觉得随时会在身边发生,更为“恐怖”,被逼改变生活方式。

很不幸的,恐怖份子正开始使用李维特的低成本、高c成效模式。最近的罪犯都单枪匹马,顶多是小组行动;所用的未必是枪械炸弹,还可以是车子、刀子这些身边的寻常物事,随时随地可发生攻击,防不胜防,人人自危,远比大规模的911恐怖。那么,这些恐怖份子从哪里来?


话说我公司茶水间的门把坏了很久,因为不碍事,便一直没修。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装了新门把:“啊!终于忍不住请人修好啦!”年轻同事说:“不是,是我们自己修的。”我讶异:“门把你也会装?”他们理所当然地答:“看Youtube呀!”

网路能教你怎么装门把,也能教你装炸弹。远距课程能助你完成大学学位,也可能提供恐怖份子的训练。汤马斯.佛里曼的《谢谢你迟到了》探讨的利弊,若换作网路世界以前,伊斯兰国的影响会受地域限制,而如今它却能和江南大叔的骑马舞一样无远弗届,受“感召”者也不必远赴伊斯兰国,在当地便可开始计划炸东西。科技进步不只方便我们,也方便恐怖份子。保障你隐私的加密技术,也使得执法者更难破解罪犯之间的通讯。在愈趋全球化的世界,大量人流跨越国界,更难追踪监察。这世纪的一个人,能做到上世纪一队人的事–无论是建设抑或破坏。

佛里曼说,恐怖主义动机源自“屈辱”。在那些极端教义中,回教国家应是受上苍眷顾的美好地方,而现实却大相径庭,各方发展远不如西方和亚洲。除沙地阿拉伯、卡达尔等几个国家,人均收入一般远比发达国家低。生活素质和经文内容形成的强烈对比在认知中无法调和,情绪的出口便是对他国的愤恨。佛里曼引用我国前首相敦马哈迪卸任时的演说,不只一次提到穆斯林是受屈辱的,在生活优渥的大马尚有此一说,在相对贫困的叙利亚、伊拉克情况必更甚。

恐怖行为能一夜间传遍媒体和网路,恐怖份子自以为是英雄烈士,这是鼓励他们的动力。佛里曼访问一以色列特工,他说恐怖份子天天生成,挡之不尽,难保有漏网之鱼,只有一种声音能阻止一个在边缘游走者成为恐怖份子,就是家庭、社区的声音。不管伊斯兰国如何宣传,只要村长、家人说这不是烈士行为,暴力行为会导致失去家人、朋友的尊重,他就不会踏出那极端一步。警察能“阻止”恐怖行动,但只有健康的社群人际关系才能有效“防止”那些边缘份子真正参与恐怖主义。作者还把社群概念延伸至地球村,倘若我们能通过互助和教育把全球视作一个社群,就再没有恐怖主义。

气候转变也有连锁效应。旱灾毁掉80万叙利亚农民的生计,加上政府无能援助,因而催化动乱。在非洲尼日尔,农民失收也逼迫他们大量迁移到利比亚、欧洲,造成诸多问题。如果政府能有效行动,情况或不至此。像周星驰《苏乞儿》中苏灿和皇帝的对话,皇帝要苏灿解散丐帮,苏灿说丐帮存废不在帮主而在皇上,如果皇上英明,百姓安居乐业,谁还想当乞丐呢?

李维特和佛里曼的系列书籍并不专门探讨恐怖主义。李维特用经济学的视角探讨生活的方方面面,恐怖主义只是其一。佛里曼有他独到的世界观,从科技、全球化和环境变迁来剖析现象和趋势,环环相扣互为因果,让人大开眼界。

这是恐怖主义最好的年代,我们身在和平的马来西亚看着这些远方的惨事,以为能置身事外,其实也不能幸免,去年蒲种夜店遭人投掷手榴弹,据警察总长丹斯里卡立说也是恐袭,所幸无人死亡,报导说伊斯兰国领袖对大马籍执行“代表”莫哈末万迪很失望。我第一次觉得我们的Cincai文化很不错,无能也是好事。

2017.07.02刊于星洲日报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