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班的最后一堂课

创作班的最后一堂课

今天我不是对学员说话,是对未来的作家。大家别自疑,这是会发生的,只要你相信,只要你愿意投入。不要盲目相信天分这回事,之前有好几本书包括的,都在探讨“1万小时”的概念,我们以为的天才,都在他们专精的领域投入了那么多的时间。天分,也许有关,但非绝对。

这堂课才是我最想讲的,也是最重要的,我这么认为。之前我们谈创作技巧,修辞、结构等等,都是武功的招式。这些招式我是自修的,又怎么会教得好呢? 为了教课,我必须整理所知,过程中重新学习,对此我心怀感激。现在要分享的是,作为人该有哪些特质、怀抱怎样的心态。

第一,请你当个顽童,常常保持好奇心,敢于探索和尝试,无论是在文体、题材、句法方面,都玩玩看,没有损失。多年前余光中〈重上大度山〉诗中的“星空,非常希腊”句曾引发争议,名词能不能当形容词用呢?现在看来是用得非常好。写作久了,你会习惯于某种写法,如果没有突破,可能会觉得郁闷。这种顽童态度可以让热情保鲜,至于你要像许裕全那样涉猎多种文体,还是专注于一类在当中创新,那是个人喜好,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现处的状态,不怕跳出框框。

第二,虚心。谦虚,是因为真正知道自己不足,而非门面功夫而已。知不足方可求进,自满的人只会停滞不前。只要多读书,你就知道我们在浩瀚文海中有多渺小,骄傲不起来。

第三,骄傲。怎么才刚说谦虚,现在又说写作人得骄傲呢?这“骄傲”,比自信高一点,又比面目可憎低一点。虚心过了头,恐怕会变成妄自菲薄,所以要坚信自己写作和学习的能力。要有一点点这样的骄傲,你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在这网络社会发表文章随时惹来批评和谩骂,你没有这种“骄傲”支撑心脏,很容易被无谓地击垮。

第四,坚毅。有纪律的读,有纪律的写。听说著名音乐人彭学斌规定自己每天必须生产作品,赖灵感没到是偷懒罢了。十万字的小说,每日用一小时写一千字,也不过用三个月时间。


第五,冷静。情绪激动时往往交不出好作品,你不会发现自己写错字,文章结构失衡,更糟的是可坑伤害了你本无意伤害的人。给点时间自己沉淀,更能全面思考。

第六,笔德。不要低估文字的杀伤力,尤其在这网路年代,发出去的东西就收不回来,流传也只是按个钮的事。所以,发表前先冷静三思,要说的事是否对得起良心。比方说文章会伤害一个人,却能让普罗大众的读者觉醒,这样可以吗?如果那个受伤的是你的亲友,又如何呢?这些都要自己权衡。

开始时我说,你们都会成为作家的,无须自疑 — 我没有说大家都会成为文学作家。课堂上习得的写作功夫,可用在很多地方,包括。以后你们能在各自专精的领域,分享独到的见解,也许成为畅销作家呢!(一般上纯文学作家很难畅销的)

说写作是条孤独的路,那是bullshit,文学作家书不好卖才孤独,你有成千上万个读者时,是不会孤独的。此外,你还会有志同道合的文友,以及一些没事找麻烦骚扰你的怪咖。写作的过程也未必是一个人的事,还有合作的编辑,就算是个人的,因为在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也不会控诉孤独。

我还有“五不”要谈谈。

第一,不必有文学抱负。你有,那很好,但不是必要。抱负是包袱,会走得很累,像顽童般边走边玩,开心才能走得远。

第二,不必为文学出力。知名度提高后,会有很多人认为你应该“回馈”,要你办讲座、当评委、加入社团等等。为这些杂事奔忙,是会抹杀热情的。你没有欠文学什么,不必理会。但另一方面,培养读者是好事,偶尔可以参与相关的活动,总之不要让这些人使你以为亏欠谁。你把文章写好,就什么都还清了。

第三,不要加入文学组织。文学组织里的文学工作者通常不善搞组织(啊那些说写作孤独的人们),加入不健全的组织,诸事掣肘,徒耗心力而已,还不如静静读一本好书。

第四,不要盲目推崇前辈。学无先后,达者为先。很多所谓前辈可能已是固步自封,倚老卖老。你不必不敬,他们固然有一些过去式的贡献,但,远之无妨。

第五,不要低估自己的价值。你的文章有价,你的时间有价,不要贱卖。会有很多人借文学、教育、回馈之名,来占你便宜。你能做就做,高兴就做,只要记得你并没有欠他们什么。

如果你觉得这“五不”有点消极,那你先试试去做第二和第三,看看会不会变成我这模样。

这大概是我能说的最后一堂课,算是倾囊相授了。以后大家一定要多读书,有机缘的话去结识比我强的好老师,去吸取他们更丰富的养分。

我等着买你们写的书。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

喜欢这篇文章吗?
请我喝杯咖啡,买一本《杂乱有章》
(版税其实不够买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