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谜团:我哪里像周若涛?

周若鹏 周若涛

前几个月在海关关卡,有个女生腼腆的过来问我:“请问你是中华校友吗?”

我点点头,她问:“你是不是周若涛。”

我应该忍不住翻了翻白眼,说:“你是第147位叫我若涛的人,我是若鹏。”


后来去到“南方吟”表演现场,遇到几位马来西亚作协的前辈向我打招呼:“若涛,你也来啦?”

我是作协副财政,若涛还没有加入作协。

这两年,频频有人叫我“周若涛”。各位,我叫周若鹏,若涛是我弟弟。我高,他矮一点;我比较巨,他清瘦一点;他戴眼镜,我没有;他比较帅,我油一点。虽说两人都写诗,但风格相异。今天有读者传来短讯,说很喜欢一段朗诵短片里“我的”新诗,表演的其实是若涛的《老街待拆》。

前阵子还有一次讲座,明明我的名字已经在脸书宣传一轮、印在传单和现场海报,主持人还是把我介绍成周若涛。在深耕班推介礼也是这样,同事一起筹划多月,认识得不能再认识了,一上台又把我唤作周若涛。就算是相熟的朋友如陈翠梅导演吧,最近合作,她把我介绍给监制时,也说这是周若涛。

叫错我名字的朋友,借口不外乎说我看来比较年轻,所以不像哥哥像弟弟。我猜想真正原因是我弟弟虽不高调,但干了很多实事,于是名字就敲进大家的脑里了。

朋友说我听起来酸溜溜的,其实我不介意。对我来说,这是个running gag了,也就是重复发生的,却始终不明所以然。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