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中华经典

电影里的中华经典

最近有一部叫Straw Dog,是翻拍1971年的同名电影。剧情说一对夫妻迁居郊外,惹来一群暴戾的村民袭击,最后把村民通通杀死。这和“Straw Dog”有什么关系?原来这名字居然出于《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狗”是以古时草扎的狗,祭祀用时珍而重之,用罢即弃。整句的意思是天地对万物没有偏爱,任其荣枯。编导也不加解释,任观众猜想名字和剧情的关联。也许编剧只是断章取义,说人在生死关头,道德如刍狗先弃一旁,为生存不择手段。

电影世界里必然看到很多东方的哲学思想,不足为奇,像大家熟悉的《无间道》,名字所指便是佛道里最苦的地狱,永不超生。在外国电影世界发现哲学,却有意外惊喜,尽管只是皮毛,比如The Art of War借用《孙子兵法》为名,只不过因为电影里有华人黑道。


The Matrix的剧本受哲学影响很深,据说演员在翻开剧本前,都必须先读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的《拟像与仿真》。但整个故事架构不难看出佛教的影响,故事里的世界都是幻象,脑子接上机器便万象俱生,眼耳鼻舌身意贪恋色声香味触法,而其实色即是空。

Neo拜访Oracle时遇见一个小和尚,以念力把汤匙变弯,十分惊奇。小和尚教他其中奥妙:“首先,不要想把汤匙变弯,那是不可能的,要先明了其中真理。”Neo问:“什么真理?”小和尚说:“汤匙不存在。汤匙没弯,而是你。”这是禅宗故事变化而来,六祖慧能流浪到法性寺,见两位僧人在争论窗外的风和幡,究竟是“风吹幡动”,还是“幡动而知风吹”, 慧能却道:“非风动,非帆动,仁者心动。”同样是说外像皆是虚幻。

好莱坞要打开中国市场,常常很浮面的加入一些东方演员、大陆场景,比如Transformer大闹上海大街,其实换哪一条街都一样。反倒是剧本加入东方哲理,东西交融更见理趣。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

喜欢这篇文章吗?
请我喝杯咖啡,买一本《杂乱有章》
(版税其实不够买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