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活动怎么办

艺文活动怎么办

多场像“动地吟”这类诗歌活动下来,我觉得很不对劲 — 钱包不对劲。就算有赞助商(无限感激!),还是出血。长此以往能持续多久?

恐怕有人要责我市侩了,文化艺术能以金钱衡量吗?而我知道场地、音响、工作人员都要付费,歌者、演员、作家、艺术家都要开饭。我始终认为,办活动至少要能达到收支平衡,最好稍有盈余,才能走得长远。最理想的票房本身就能支撑大部分开销,其余再找能互惠互利的赞助商。目前有许多活动都依赖赞助,票房约略帮补,其他能省的不能省的都得拼命省。

那么,观众愿不愿意付费、付多少?主办单位又敢不敢收费?我的经验限于动地吟这类文学活动,以此为例,最低收费是零,一般是象征式的十令吉。每场五百人算是小有规模了,收入五千,勉强付还音响(场地通常尽可能洽谈免费),余数津贴十来二十位表演者和工作人员–不够的,支撑着的还是艺术工作者的热情。


文学表演的制作费毕竟较低,若是更大型、专业的演出,面对的压力更大。假设每场花费四万,且非得用KLPac这级数的剧场,平均票价RM80,爆满也不过收支平衡罢了。问题在这里了:观众愿意付RM80看一场专业的演出吗?也许很多人会犹豫,难道因为观众艺术水平低?我们来换个视角看看。

同样是诗歌朗诵,美国年轻诗人Phil Kaye和Sarah Kay来表演,票价上百,观众整400人。两位诗人曾在TedTalk表演,长期经营Youtube曝光,颇有名声。漂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大家也觉得RM80不贵了。云门舞集两度来马,还有蒋勋的演说,观众都趋之若鹜。你不能说我国观众对文化艺术没有需求,关键是观众所预期的价值,和票价相称与否,而观众会如何衡量这价值,就看行销。

以上所举的例子,不巧都是“进口”节目,都是外国人。本地没有吗?有的。共享空间专业舞团长期努力,培养了观众,公演时常常座无虚席,也是成功的例子。相声经苏维胜、姚智祥等老将不懈推广,表演时常常一票难求。未来办艺文活动,长线行销是必要考虑的环节,最重要的是先扭转艺文活动非要赔本做的旧观念。

个中还有重重难关,比如艺术工作者未必是行销高手,却要两边兼顾,非常吃力。但整体环境经前辈辛勤耕耘,一直在进步,我相信艺文表演的未来还是希望满满的。

 

2015.07.27 刊于中国报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

喜欢这篇文章吗?
请我喝杯咖啡,买一本《杂乱有章》
(版税其实不够买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