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的《Into the Woods》

入木三分的《Into the Woods》

我很喜欢看电影,能把故事说好的编导固然精彩,但真正让我拍案叫绝的是能用独到的方法说故事者。Christopher Nolan(Batman三部曲导演)早期拍过Memento,把故事倒过来说,从结局说到开头,还能丝丝入扣、引人入胜。相比之下,M. Night Shyamalan拍Sixth Sense结尾的转折不过是小把戏。

Into the Woods原是舞台剧,是少有能让我反复咀嚼的电影。表面上是音乐喜剧,几个凑在一起,小孩看着热闹。但大人看着,当中情节、对白和,总像蜂群冷不防刺你一下,笑完以后走出戏院时你浑身又痒又痛,才发现这根本不是喜剧,那恐怖片般的海报一早就给你警告了。

故事原来在说父母。面包师的父亲偷巫婆的蔬果,被发现后竟然用自己的女儿(后来的长发公主)交换。他马上又偷巫婆的魔豆,以致家族受诅咒,绝子绝孙,自己却逃跑了。有父若此,面包师一直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当好父亲。巫婆的母亲不在了,但生前对女儿下咒,遗失魔豆就会变老变丑。巫婆把长发公主当成女儿,禁锢在高塔,一心一意“保护”她。因自惭形秽,老觉得长发公主看不起自己,要解咒回复美貌。


你想想,你是不是下意识就把巫婆当成坏人?面包师父亲偷她的东西,好像没什么问题。巫婆也不过是母亲的女儿、女儿的母亲,过度保护女儿,赶走俊美的王子(靓仔冇本心啊,阿女!)后来巨人闹场,巫婆要把罪魁祸首杰克交给巨人,挽救大家,而众人却怪罪巫婆(其实她最理智),她气愤自杀。

杰克的妈妈看不起儿子,嫌他愚,逼他卖掉心爱的乳牛,教他说谎隐瞒老牛没有奶水的真相。当杰克从巨人家里一再偷宝物回来时,妈妈敲他的头,却难掩笑容的说:“你偷得太多了!”我一直想写的事,小红帽直接点出来:巨人不也是人吗?为什么杰克可以偷他的东西,还把他杀了?童话故事原著(不是迪斯尼美化后的)的情节原原本本呈现眼前时,我们不得不反思。灰姑娘的姐妹当真“削足适履”,名利熏心本来活该,但后来挺灰姑娘的鸟儿把她们弄瞎,是该灌输给小朋友的暴力、复仇意识吗?

王子英俊非常,其实是咸湿佬,逢女皆上,被灰姑娘抓包了还说:“他们是把我培养成有魅力,而不是真诚。”这不是家庭教育和价值观偏差是什么?电影结尾时面包师对襁褓中的孩子说自己的故事,看似温馨,其实非常黑暗,因为这些故事装载的就是所有扭曲的价值观,面包师还是不会成为好父亲,孩子依然是受害者。编导还特意留下提示,最后一首歌说我们对孩子说的故事就是影响深远的咒语,Children will listen!

Into the Woods戏名也充满隐喻,那是人生的森林,迷路难免。这样的好电影,才真是老少咸宜,各自有多层面收获和领悟,还真有点像诗。

2015刊于中国报《杂乱有章》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相关文章

  1. 童话有病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

喜欢这篇文章吗?
请我喝杯咖啡,买一本《杂乱有章》
(版税其实不够买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