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小父母 vs 国际学校小孩

华小父母 vs 国际学校小孩

有家长向校方投诉功课太少,都在玩。这些家长多是从华小把孩子转来国际学校的,而他们把孩子转过来的理由,是功课太多,孩子都在忙。

(喂,你到底想怎样?)

我小学就读华小,中学在独中。当初为孩子选小学时,本来华文教育是首选,但考虑到兹行很特别(是是是我知道父母都觉得自己孩子特别),充满好奇心,很喜欢问些连我都答不上来的问题。华小每班人数太多,我们担心老师无暇应付,抹杀了兹行的创造力。国际学校学费往往是天价,后来我们找到这所学费合理的,我去参观时读到小学生的诗作,想象新奇,便认定这是良好的环境。

作为华小背景的父母,自然就会面对“冲击” — 怎么没考试、没功课?而且不打分数、不排名次,那怎么衡量孩子的表现呢?可是,两个冬瓜每天似乎都学得一些新东西,会爆出一些连大人都不懂得的事。像那天兹行在捏自己的手臂,我问他干嘛,他说在算骨头,看是不是真有33块。我陪他一起捏来捏去都算不准,自言自语:“不知道全身上下有多少骨头呢?”


他居然答:“两百零六,婴儿三百多。”

“哇!为什么婴儿比较多?”

“因为长大后有的骨头会连接起来。”

他参加西洋棋学会,现在我已经不是对手。前阵子我发现他在读原版的福尔摩斯,那是我二十岁时才有能力消化的书。除技能之外,品性也良好,富正义感,现在已开始Bersih了。那么,当初如果他进入华小,结果会不一样吗?

那也说不准。

其实影响孩子成长的周边因素太多,家庭教育很重要,个人际遇也难预料。我看自己和受华文教育的朋友,发展不都很好吗?我读过一篇研究报告,说影响孩子心灵成长的是老师,只要遇到一个好老师,无论学校环境如何,学生就上进。你没看孩子从学校回来,挂在嘴边的总是老师说这、老师说那,老爸老妈的话他都没记那么牢,好老师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兹行学跆拳道,我叫他打我掌心一拳试试力道,他说什么也不肯,因为老师告诫学拳不能打人。回想我自己的路,或许有一半也是因为当初老师的栽培。

兹行的妈每天谆谆善诱,居功至伟,而我实在没做什么好事,就陪他玩罢了。现在他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未来又会长成什么样子,我还真不知道。有时觉得父母教育孩子像种树,尽量找一方合适的土地,阳光雨露得托付天地了。当然还要施肥,那是国际学校的肥料,还是华小的肥料,能吸收都很好 —

只要不是废料就行了。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

喜欢这篇文章吗?
请我喝杯咖啡,买一本《杂乱有章》
(版税其实不够买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