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文学的品牌印象?

马华文学的品牌印象?

大多节日都每年一天,再不半个月、一个月的也有,而马华文学节两年一次,一次整整半年。节日的意义在于欢庆和提醒,如此看来马华文学似乎需要很用力的欢庆、很长气的提醒。

我的DJ朋友张宝蔹说她不读文学,觉得难懂,而其实她在读亦舒,那难道不算轻文学?在她的印象当中,文学是沉重的、遥远的。有此看法的,肯定不止她一人 — 看文学书籍的销量就知道了,听作家、出版社诉苦就知道了。作家轮流申请有限的出版基金,出版了不是赠书就是慢慢卖,盈利几乎是天方夜谭。

说什么沙漠、文化救亡,现今社会人们同情落水狗,会出手相救,但没几个人愿意收养。大家会花钱买的,是宠物店里梳理得可爱的贵宾犬。马华文学要装扮成贵宾犬迎合读者吗?当然不,但至少不能是可怜兮兮的流浪犬,而要成为健硕的牧羊犬(就算不是也得装)。尽管大家也许不愿意多花钱买牧羊犬,或者没有足够的空间饲养,但依然明白:这是一只牧羊犬,不是外星怪兽,而且亲切、喜欢。

马华文学节如何推广文学、帮助作家?首先要知道所谓文学节是怎么回事。以华总主催,把各联办单位原本就要办的文学活动,诸如征文比赛、文化表演等等,纳入文学节的旗帜底下。如此,一加一还是等于二,并没有发挥更大的效益。一场开幕礼,一场闭幕礼,多发两次新闻稿,有多少人关心呢?一些华团连对外传播资讯的网络服务,简单如发一个脸书更新、部落格博文,都得外包假手于人,程序增加成本增加,更难在网络时代随时贴近年轻人。


我们要的效益是什么?通过各团体的通力合作,使更多读者对文学的印象改观,提升作家的知名度,从而塑造马华文学的品牌。这个品牌必须是群众觉得舒服的、愿意穿戴的,偶尔有一些高尚脱俗的Armani无不可,但必须有一些中间路线的Uniqlo。各团体办的活动都有推广马华文学认知的效用,这我认同,但既然联办文学节,就应该发挥联办的力量,而非如常各自为政。要如此统筹,难免需要更多资源,就说到大家的痛处了:缺钱。

有人批评华团内部虽不乏富商巨贾,但致辞剪彩抢中间,说到出钱闪一边 — 这我不尽同意。个人财富是个人的事,愿意用诸社会固然可敬,不愿意也无可厚非。最应该拨款的是政府,行政虽有偏差,但更多时候是华人被固有的思维封闭,不愿意主动接触政府寻求资助,总是还没行动便觉得无望。华文作家协会于08年“争取”得政府相对微薄的拨款,居然还有旁人非议,觉得接受不应该,还得劳烦作协会长声明政府拨款天经地义。最怕是还有小人觊觎已经十分有限的资源,中饱私囊瓜分利益。

最理想的,是文化活动能自给自足。赞助是可为的模式,但要长远则必须从商家的角度设想,这些活动如何为他们创造价值,商家才可能乐意赞助。商家几近行善似的”友情”帮忙,叫双方痛苦,关系难以长久。我们怎样反过来让文化活动也帮助商家,做到真正的双赢?不是没有例子,像大马乐团是赞助商的宠儿,品牌形象良好,大公司常常乐意包场酬宾。这届文学节用音乐通胜公司制作的<农夫>为主题曲,歌词是诗人的得奖诗作,音乐公司得到部分赞助制作音乐视频,而文学节的讯息得以借助流行音乐的商业机制流传。我们用大名公司赞助广宣,大名的翻译服务本来就要打广告,就顺水推舟把译成巫文的马华文学作品用作广告内容,也是双赢。这些点子都需要人去想,这又说到大家的痛处:缺人。

大多团体都缺人,没几个全职工作者。因为缺钱,也不可能,只能仰赖义务的工委理事。大家时间有限,最容易做的,就是重复之前做过的事,甭费心思。用人最好不付钱,做事也好、演出也好,免费最好。一些工作者做过一次就喊救命,再也不愿意“牺牲”、“奉献”。文化表演方面,一方面要鼓励文化艺术,一方面又不愿意或没能力付市价让艺术工作者开饭,自己在破坏自己的宗旨,恶性循环。

文学节要如何办得成功?也许不是我这小子能说的,我却什么都能说能做,因为我除了想看见马华文学成长,别无所图。但说什么都没用,还得先把成绩做出来。这几个月来,感谢好友如马金泉、姚智祥、周锦聪、周金亮等不计酬劳,拔刀相助,否则孤军作战,难以成事,但这种缺兵欠粮、只凭好汉两肋插刀的行军方式,不可久远。也感谢华总提供这个平台让文学表演,金漆招牌还是有其力量,希望当真能革兴思想,让马华文学开展新的面貌。期许有一天,文学能透彻的融入大家的生活,办文学节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2014.08 刊于《马华文学》第21期

喜欢吗?请帮忙分享!

周若鹏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我的社媒:

订阅电子报:

喜欢这篇文章吗?
请我喝杯咖啡,买一本《杂乱有章》
(版税其实不够买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