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呂育陶的诗不能用来创作魔术
2008年动地吟筹划期间,策划人知道我在学魔术,问我:“诗和魔术可以结合表演吗?”我说:“我也甚感兴趣,在研究,很不容易。”他说:“噢。”
到下次见面的时候,他就告诉我:“动地吟的海报已经印好了,周若鹏表演魔术诗!这可是卖点啊!” 也就是说我好歹要凑合一套什么,不然就等同欺场, 万劫不复。
他不懂魔术,当中难处他自不晓得(晓得也不会在乎,总之非要不可)。我专攻的是近景魔术,通常一次只对十来位观众近距离表演,所使用的道具较小, 娱宾的台词十分重要。一般上近景魔术成本低,适合我这类业余性质的魔术师。要在舞台上表演,所需要的技能和成本又是另一个层次,但那还不是最伤脑筋的。最难的是创作过程。
第一难,台词受限。魔术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是“错引”,局外人以为这是错误引导视线,其实高明的错引是引导观众的思考方向,而台词的应用在错引中是举足轻重的--试想,不发一言,如何引导人的思路呢?在动地吟的舞台上我并非不能说话,但大致局限於朗诵的诗句,所以平常惯用的、有效的台词都不能用。
第二难,魔术与诗的内容难有交集,就算有,成本我们未必付得起。我最喜欢的诗人朋友之一是吕育陶,他的作品意象变化新奇,每每让我惊叹不已。想要寻找设计魔术效果的素材,我首先参考吕育陶的诗。可是,且看吕育陶的《母親的結婚照》:
拍完照的第三天,後排的三叔
就化為一陣琉磺味的濃煙
只遺下一片衣袖伏在五金店前
想让一个三叔在众目睽睽下化为浓烟,当然可能。只是,吕诗人轻轻松松三行,台上噗一声三秒钟的消失,要演起来的成本大约可以再办三十场动地吟。
他那首独树一格的情诗《你所未曾经历的支离感》,使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失恋者支离破碎的感觉,意象绝美,舞台魔术中也不乏让人“身首异处断手断脚”的 效果,可是如此一来我们的巡迴表演除了需要载人的巴士,还得为了一首吕育陶的诗多租用一辆载道具的货车。吕育陶和我为了林金城的《姿势论》,每场动地吟都得张罗长椅厚布扫把棍,为椅子装饰,为棍子穿裤子穿鞋还吹气增肥,都深知准备道具之苦。你不明白我们在搞什么?那么下一场动地吟你来看(也许又是下一个十年),或者联络大将出版社购买我们的光碟(相信早已售罄)。
第三难是表演之难,非得比一般朗诵多费数倍的功夫。原本朗诵者只需关注感情的投入、声音的演出和 肢体语言的运用,加上魔术以后,就必须练习特殊手法,不时还得担心道具失灵。像我表演中压轴的部份,偏偏用上了一个常常失灵的工具,让我战战兢兢,在好几场演出都失误了。动地吟后台甚至开赌,不是赌我失不失手,而是失手几次,可见压力颇大。要万无一失也行,成本增加至少十倍以上,够我再出版一本诗集。